亲爱的爸妈:
今天是“5.20”,我结束了长达100多天的寒假,平安返回心爱的山大校园。望着校园里熟悉的风景,看到阔别许久的老师同学,感受着学校老师们细致周全的入校服务,内心颇多感动。于是,想以书信的形式向您报平安,想要告诉您山大的爱,想要告诉您我近来的心路历程。
从未想到,己亥岁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经冬历春又入夏,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严峻考验。记得我刚到家没几天,还未来得及走亲访友、重温家乡美食,便接到了封城居家的讯息。从武汉到湖北到全国,各行各业、家家户户,都在刹那间按下了暂停键。街道和社区冷清下来,传统的新年也不再热闹,人们宅在家中,与国家一起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令我们或忧或惧,我在心中默念:“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祈愿中国尽早逾越“寒冬”。
面对疫情,国家在行动,党员在行动,医护在行动……无数英勇的“逆行者”,筑起了抗疫防线。而我亲爱的山大,也积极作为。自大年初一起,山大齐鲁医院、第二医院便陆续派出数百名医护工作者赴鄂援助疫情防控工作。我敬重医生的职业,同时也不免忧其亲人。而一位山大的医生朋友告诉我:“医者仁心,大灾大难面前,总有人需要逆流而上的。”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年轻的白衣天使披上防护服便成了出生入死的战士。他们抛开家人、不计报酬、不惧生死,奔赴疫区;他们济苍生、怀仁心、施仁术,舍小家为大家,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以实际行动护佑民生,令人无比敬重和感动。
这个假期何其漫长,从隆冬“大寒”,及至春暖花开,仍未等到开学的讯息,文科研究生尚且可以凭借电子资源撰写论文,理工医科的研究生却只好将未完的实验搁置。然而,来自学校、班级的防疫叮咛却从未停歇,让我们知道自己始终被山大惦念。好在最艰难的时期渐渐过去,援鄂的勇士们相继凯旋,学校工作也都有条不紊搬至“线上”。老师们纷纷开直播,成为线上授课的“网红”;同学们也在“线上”学习、开班会;毕业生们在网上参加答辩以及天南海北的面试。作为一名政治学科的博士生,我在参加网络面试时应景地讲道:“中国抗疫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效果之显,彰显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今非昔比的综合国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也愈发觉得人与自然、人与人、地球万物,都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或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人类唯有敬畏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亲爱的爸妈,疫情虽然令人忧心,但也给了我们难得的漫长的相处机会。在这个最漫长的寒假,以及我学生时代最后的寒假,我得以与您朝夕相处,一起读书、学习、写作、摄影、烘焙、对弈、种菜、养花、做瑜伽、打乒乓……我们竟将封闭的日子过得格外充实有趣。看到老爸总是昂首戴着党徽,主动参与抗疫值勤工作,我真切感受到一位老党员的情怀;看到老妈总是专注地在书桌前写文章,我仿佛看到母亲年轻时文艺的模样。在您二位老党员的带领下,我也力所能及地捐款,兢兢业业地做事。网络上,人们对疫情的态度也逐渐由焦躁不安变得平静乐观,“禁锢”在家也能自寻乐趣。我深知,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身后有日渐强大的祖国,是因为有很多勇敢的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转眼,时光竟进入五月。疫情得到控制,街头渐渐热闹起来,复工、返校在有序进行。我成为首批返校的博士研究生,回到心心念念的山大。为了学生的平安返校,山大早已作出极其细致的筹备,事先在三地校区多次进行全方位演练,并对一万余名教职工、后勤物业、保安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学生则每日报送体温和外出情况,返校前还收到了辅导员一对一发放的《致返校学生的一封信》。自5月18日至5月20日,共有2778名学生分地区分时段到济南、青岛、威海校区报到,而学校也在各个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派专车接我们回校。
当熟悉的山大映入眼帘,当我踏入久违的校园,当我看到山大校报的薛老师作为志愿者出现在我眼前,心里满是惊喜与温馨。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我相继走完身份核验、行李消毒、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等流程,领到印有“欢迎回家”字样的蓝色和绿色通行码。之后,还有专车送我们前往宿舍,在进行二次测温和身份核验后,领到了学校精心为学生准备的健康包,内有口罩、体温计、消毒纸巾、防护手册等物品。在等待核酸结果期间,学校还贴心准备了免费的餐食。看到健康包上印着“最安心的方式,迎接最想念的你”,听到楼管阿姨亲切说着“欢迎回家”,捧着学校派发的温热食物,心里满是幸福。
山大七载,给予我太多的教益与熏陶,给予我太多的爱与感动。正是父母与母校的爱,让我渐渐懂得成长、责任与担当。未来的路,无论崎岖还是平坦,我都会不惧风雨,勇敢前行。
亲爱的爸妈,不知不觉竟将报平安的短信写成了长文。我会珍惜最后的学生时代、最美的山大时光,为自己积蓄更多的能量,走向更辽阔的远方。
最后,遥祝二老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女儿:淼淼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