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2020新年贺辞

2020-01-05     浏览(116)     (0)





  尊敬的全校师生员工 ,朋友们:
  伴随着收获的喜悦,满怀着奋进的豪情,我们踏着2019年坚实的脚步,迎来了万象更新的2020年。值此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岗位上的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青年学子们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四川民族学院建校35年。过去的35年,我们在前进路上披荆斩棘,跨过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不少激流险滩,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
  35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一代的民院人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大踏步走上新时代,意气风发、催人奋进!
  3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和“三性、三得”的办学定位及“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院校”办学目标,凝炼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奋进、重道精业”的民院精神。
  35年栉风沐雨,35年披肝沥胆,35年薪火相传。从建校之初满目荒凉的半截河坝到已开展普通本科教育11年的今天,学校已成为国内外了解康巴藏区高等教育的重要窗口,已成为康巴藏区和谐稳定、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重要形象,已成为传播、弘扬和研究康巴文化的中心,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阵地。我们要加强阵地、打造好窗口,务必牢记35年的奋斗史,勿忘民院艰苦创业史,才能坚守初心再出发。
  2019年我们再创佳绩。成功举办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牵头并圆满完成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得到了州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学校今后承担大型的、综合性的社会服务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师生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水平的文化素养;荣获全国特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奖励238人次及2019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学校建有四川省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社会科学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及28个研究机构或研究方向,科研特色进一步彰显,科研质量进一步提升。“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成效突出,2019年被评为全省“十大典范高校”。学校积极争取国家、省、教育厅、州、县支持,加速泸定校区建设项目落地,全力推进泸定校区建设。学校积极组织实施三州民族地区本土人才培养工程和师范生顶岗实习凉山州等民族地区支教计划,着力建设法学等藏汉双语专业,加强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小学教育等公费师范生教育,深入开展“一村一幼”、“一村一技”、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电商、法律、经济、民居接待等培训,成效明显。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代一代民院人不懈奋斗和努力的结果,是一代一代民院人扎根康巴高原坚守育人初心的结果,更是一代一代民院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结果!这些成绩离不开每一位民院人的辛勤付出,再一次感谢你们,是你们将民院梦想血脉相承、薪火相传!
  过去的35年,是历久弥新的35年,是峥嵘铿锵的35年,是育人铸魂的35年。35年的艰苦创业造就了民院今天的一切,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是我们为之奋勇拼搏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提振信心扬帆新时代”的坚实底气。2020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继续弘扬民院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锐意创新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担当,继续砥砺前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民院更新、更美的篇章!
  最后,祝全校师生员工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