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小学教研培训部 王丽君 孟范举)10月14、15日,学院小学研训部在珲春市第一小学校举办了吉林省小学区域性教研协作体“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式教研活动(延边州站)。旨在深入推进吉林省小学“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深化学科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实现教研方式转型。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主任孙世梅,副主任王英杰,延边州教育学院副院长权文天,珲春市教育局副局长郭忠君,以及来自全省各地学科教研员、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开幕式由延边州教育学院小教部主任金兰主持。
珲春市教育局副局长郭忠君在欢迎辞中指出,吉林省小学区域性教研协作体“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式教研活动在珲春举办,是珲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大盛事,是深入推进珲春市小学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大好机会,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促进珲春高品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院小学研训部主任孙世梅教授在讲话中
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教研协作能够强化角色定位,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希望各教研协作体能够密切合作,共享共进。协作体的事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协作体的活动,每个人都有真实的获得感。三是希望各教研协作体攻坚克难,直面教学教研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学习变革便是其中之一。小学教研培训部愿同各教研协作体携手一道,整合资源、改革方式、创新机制、增值成效,人人建言献策,为协作体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珲春市进修学校校长于德成作了《互联网+合作学习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的主题报告,从“互联网+合作学习”项目的缘起,实践与思考等方面介绍了珲春教育走过的课改历程。通过对“互联网+合作学习”项目的研究,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四种课型:掌握学习型课堂,探究学习型课堂,思辨型学习课堂,复习巩固型课堂。运用合作学习和信息技术,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
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合作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
珲春市第一小学校罗晖校长介绍了学校自2009年以来课堂改革实践的历程,讲述了近年来“互联网+合作学习”的推进办法和策略,以及在合作学习优化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探索策略和应关注的细节。她还简单介绍了“七品”阳光教师综合素养评价和“七彩阳光”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介绍了课改以来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发生的变化;课程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变化等。
与会专家团队对教研功能课《慈母情深》进行基于主题的点评。结合教学案例,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评课专家谈了对合作学习的深度思考。比如合作学习应具备高效性、互助性、个性化、现代化等特点,包括如何立足学科品性开展合作学习等问题,各位评课专家都在点评环节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10月15日上午珲春市第一小学校6个会场平
行开课,来自吉林省各地区的教研员和教师代表走进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书法、科学的课堂,近距离感受了珲春一小互联网技术与合作学习策略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落实。本次活动,第三协作体成员单位代表通化市东昌区教师进修学校、白山市外国语学校、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吉林大学附属小学、东北师大附中小学部开展了基于主题的经验交流。
学院小学研训部王英杰副主任对本次活动作了回顾与总结,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对参与活动的第三教研协作体其他成员单位的经验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强调,本次活动也依然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未到现场的教师可通过二维码,同步观摩活动实况,有效扩大了教研效益的辐射面,进一步体现教研的普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将继续引领全省各教研协作体探究实践,更好地发挥各教研协作体的创造性,以推进全省小学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