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苏州科技大学 - 《苏州科技大学报》

苏科大心理学教师做贴 “心” 人 助力战 “疫”

2020-03-15     浏览(381)     (0)





  “疫情的蔓延和防控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带来了剧变,特别是处于防控一线、有亲戚朋友被感染的或担心被感染的人群,更容易引发恐慌、担心、焦虑等心理困惑,亟待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韦洪涛告诉记者。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专门组建抗“疫”心理支持团队,多平台多渠道做好抗“疫”期间居民的温暖贴“心”人。
  2月5日,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有关部门委托高新区苏心援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筹备开通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鲍谧清教授是该中心的法人,她第一时间寻求学院专业力量的支持,为热线开通进行方案设计、人员组织和危机干预方面的指导。2月8日,该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志愿者团队成员专业力量雄厚,包括大学老师、公安干警、社会福利总院心理咨询师团队、心灵花园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等。热线开通以来,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学院艾振刚、孙长安、刘卫春等多位老师参与热线服务,团队实行“三班制”热线值班,对因疫情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普通居民、接受防疫隔离的重点居民进行心理安抚、情绪稳定和心理支持。
  有位热线咨询的居民令孙长安印象深刻。该市民刚刚从隔离点解除隔离,又要接受新一轮隔离,因此情绪激烈,异常激动。孙长安耐心地倾听、积极地共情,了解其当下的处境和困难,帮助其探讨解决与应对的办法,唤醒其积极应对的能力。仅仅半个小时,该居民情绪得到了舒缓,原本愤怒的情绪转化为有效的积极应对心态,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鲍谧清教授告诉记者,该心理服务热线主要是为因疫情产生心理困扰的居民提供即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节情绪、改善行为和提供资源,使其获得应对疫情的心理力量。在热线来访者中,近半数居民面临着因疫情引起的紧张焦虑、不知所措、亲子冲突等方面的问题;另一半的咨询对象是因各种原因接受隔离的居民,隔离过程中他们感受到孤独、寂寞、无助,有的出现幻觉、连续多日的少眠和失眠。“通过接纳倾听、共情理解、帮助其寻求支持,指导其练习放松、推荐放松音乐、影视作品等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强化积极的行为,唤醒内在的力量,去想办法应对面临的问题。”鲍谧清说。
  疫情期间,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的专任老师还通过苏州市卫健委组建的应对疫情心理防控专家指导团队、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心灵花园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等多个平台,积极参与心理支持服务;同时还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的“防疫进行时”栏目,针对不同的群体,通过编写推文、拍摄视频、录制语音、创作绘本等多种方式进行防疫、抗疫、心理调适、线上学习等方面宣传和指导,共发推文20余篇。
  (原载于“引力播”App,苏报融媒记者 崔阳阳 通讯员 向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