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我校成立天文系 与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学科与 “南仁东班”

2019-12-30     (0)

贵州师范大学在天文学科发展研讨会上宣布与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学科和“南仁东班”,以培养天文学专业人才,推动贵州省乃至全国天文事业发展。会上还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并为天文系揭牌。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张俊瀛 摄 

本报讯 (记者施倩) 12月20日,我校在花溪校区召开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科发展研讨会暨天文系成立大会。据悉, 我校将与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学科, 共建 “南仁东班” , 这是我校进一步巩固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科建设成果, 持续推进 “双一流” 建设, 实现天文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文系的成立旨在为国家天文学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 高层次的天文学专业人才, 更好地为贵州省乃至全国天文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惕碚,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原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吴雪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 副台长陶隽,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20个科研院所、 兄弟院校的30余名天文界资深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校长肖远平致辞, 副校长赵守盈主持会议, 校长助理梁楠出席。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相关教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

肖远平在致辞中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 贵州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结合地方优势, 打造特色学科是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跨域式发展的的必然选择和特色路径。肖远平指出, 近些年来, 我校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主动参与到服务国家大科学工程中, 大力发展天文学科。经过近几年建设,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科研院所和国家、 省部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的天文学科慢慢起步, 预示着我校的天文学科建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发展快车道, 必将进一步提升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科的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促进我省乃至我国天文科学的发展。同时, 天文系的成立也预示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我校将积极筹措各方资源, 全力将天文专业和学科建设成为学校、 贵州省乃至全国的的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 成为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柱。

会上, 赵刚与肖远平分别代表国家天文台和贵州师范大学签订了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系和天文学科协议书; 李惕碚、 高原宁、 赵刚、 肖远平共同为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系揭牌。

随后, 与会领导、 嘉宾为我校天文学科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提出了许多针对性、 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