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生命长江》 第二季

师生赴荆江北闸开展实践教学

2019-11-30     浏览(112)     (0)

《生命长江》课程组赴公安县荆江北闸开展实践教学,参观荆江分洪工程并观看黑白纪实电影,了解建设历史和奋斗实景。活动结束后,学生表示通过实践深入理解长江河道管理方式,学习长江精神。





  本报讯(学生记者 温远东)11月21日下午,《生命长江》 课程组赴公安县荆江北闸开展实践教学。《生命长江》 第二季部分选课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参加了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荆江南北闸管理处北闸管理所书记徐文彬、工作人员谭军、冯士雨为本次实践教学主讲人。
  实践教学开始前,在荆江分洪工程北闸管理所举行了 《生命长江》 思政公选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学勤为徐文彬颁发聘书,特聘其为 《生命长江》 思政公选课实践教学校外导师。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分洪工程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重大水利工程,拉开了全面治理长江的序幕。在主讲人的带领下,师生分组观看了拍摄于1952年的黑白纪实电影。电影记录了荆江分洪工程的建设历史,再现了当年荆江工程建设者们的奋斗实景。
  随后,大家参观了纪念雕塑和北闸文化长廊。主讲老师结合图文资料,讲述了在修建北闸过程中的一些故事,介绍了北闸的建筑特点、防汛功能,并带领大家进入闸门控制室,亲身体会升降闸门的操作流程。
  在教学总结环节,姜学勤寄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实地教学,深入理解长江河道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地研究长江、热爱长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智勇说,北闸荆江分洪工程是在1952年动员了30万人历时70余天才建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治理长江的努力,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能力,体现了湖北人民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奉献精神。
  活动结束后,中师11802班肖纤纤同学意犹未尽地说:“通过亲身参观北闸荆江分洪工程,了解先辈们为保护荆江、保护长江所做出的奉献,让我对生命长江有了新的体悟,了解长江,学习长江,不仅在课堂还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