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翔顺》

行业探究

建筑业在疫情过后面临的影响

作者:翔顺建筑    
2020-02-28     浏览(921)     (0)

本文介绍了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包括工期、招聘、人材机价格上涨等压力,以及建筑业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的趋势。建筑企业需加强防疫措施,确保全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疫情我们不多说,因为已经有很多媒体报道了,本文就来谈谈疫情对于建筑业产生的一些深远的影响及意义。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这次疫情的影响力之大,可以说是超出了我们的预估。疫情之后,经济承压已是大概率事件。本次疫情的传染性强,加上春节节点因素,对服务业、企业复工乃至于整个制造业及出口的冲击更大,这次所面临的经济挑战肯定也是史无前例的。据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表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总产值达24.8万亿元,拉动经济作用显著,且就业人数众多(直接关联人口超过2亿)。建筑业对于做好“防疫生产两不误、经济民生双手抓”肩负着重大责任。疫情对工期的影响,对招聘和管理劳务工人的影响,对人材机价格上涨的影响等等,都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说这个主要是起警醒作用,要意识到这次疫情将会带来的影响力,从而给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基建将再次担纲。每当经济承压,基建都义无反顾的当起了顶梁柱,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及其他省市类似的医院,这次疫情之后,基建大概率同样如此。可能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预计会进一步加码基建投资,当然除了常规基建的刺激加速外,疫情之后估计会又多了一个项目,就是医疗基建。

疫情之后 建筑业将面临的影响

基建、房建造成直接影响。建筑业经济影响: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据了解,基建方面,1月份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超过8000亿,其中新增专项债7216亿,地方政府短期资金相对充裕,复工的推迟导致项目进度滞后,资金投放受阻,基建投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一旦疫情结束之后,肯定会出现项目集中爆发开工、及赶工期的现象,我们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BIM等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提升。这次疫情,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造速度让全球都重新认识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效率。而背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来自BIM及信息化的应用的支撑。

比如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落实的过程中,BIM大显身手,充分体现了BIM在整体统筹规划,项目协调、可视化模型创建等方面重要作用。火神山医院工期短时间紧,没有任何返工的机会。设计师一边建模出图,工地也一边进行施工,这种方式以前从没遇到过。平时容纳1000个床位病房的医院BIM模型,大概需要六个人进行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设计创建,而这次只有3天。在维持项目正常管理,确保质量、安全的同时,建筑业企业要积极推广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项目信息流、物流畅通,努力实现项目在特殊时期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此次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设中装配式建筑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未来这类新型建造方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建筑企业更需进一步关注。

总的来说:风险中酝酿机遇。对于此次疫情可能造成的影响,据一些建筑行业资深专家看来,疫情对我国短期经济运行可能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中长期运行态势。目前首要任务是科学做好防控,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在国家各方面政策的支持下,对市场及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说此次疫情从长远来看将会促使建筑业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

作为建筑业重要主体的建筑业企业,一定要经受住这场防疫阻击战和保开工促发展的双重考验,要树立起“每一个项目现场都是一个前沿阵地”的战斗意识。对于翔顺建筑而言,此次疫情对我们企业自有职工队伍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工当前积极采取防控措施,把公司全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到职责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首先,公司每天掌握人员动态和身体状况等信息,加强各级防控机制的执行;二是做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普及防疫方面的知识;三是做好防疫物资储备,采购足够的口罩、手套、消毒药物等物品;四是做好工地现场准备,提前对工地、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五是安排好测温登记等工作,确保进场人员零感染。

在全体云浮人的合作下,目前整个广东省,只有云浮市是0感染0疑似病例。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翔顺建筑全体员工共同面对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阻击战。(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建设新闻网、建筑时报、广建筑才网、淘钢网等网站,由翔顺建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