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7日,学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坚决阻断病源进学校,确保师生不被感染”作为工作底线,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平安校园保卫战就此打响!
守土尽责 抓紧抓细抓实相关举措
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王海滨、校长李树勇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立即结束休假,细致摸排假期师生动向,以多种方式关心慰问在湖北境内的教职工和湖北籍学生。调整值班安排,实行周末值班和 24小时值班,落实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制定 《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人员开展摸排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发布了切实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事宜等通知、通告,第一时间将学校的声音传达至每一位师生;筹措消毒液、体温计、防疫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了整个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1月 27日以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持续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校领导多次督查疫情防控工作,慰问坚守一线的教职工。
为将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通知精神落到实处,学校出台了《“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绵阳师范学院关于 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有关问题答师生问》《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教学工作安排》 等一系列方案,有效推进了疫情延学期间教学工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近期召开的全校干部大会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新学期工作专题会议,王海滨强调,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
阶段,全校上下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落实校园管控、师生状况摸排、物资准备等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阻绝病毒进校园,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截至 3月 13日,整整 9周时间过去了,绵阳师范学院上下一心,重拳出击,落实各项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各部门科学调配人员和物资以筑起“绵师防护墙”,返乡师生积极投身地方基层防疫工作,昔日校友也以各种形式为抗疫奔波助力,送上温暖。
以战斗姿态 护好校园“责任田”
学校大门保安亭处,寒风凌冽,保卫处工作人员面戴口罩,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拿着体温枪,守在进出学校的必经之路上,检查每一位进校人员的健康情况。
“您好,不戴口罩禁止入内。”“麻烦脱下帽子测体温。”与以往巡查不同的是,他们要一一排查外来人员入校情况,还要对未佩戴口罩在校园里活动的人员进行劝说、询问其去向……疫情发生后,学校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保卫处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实行八小时三班倒工作制,确保 24小时不间断巡查,坚决阻断病源进学校,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岗亭前,保卫工作者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诠释着担当和使命,为广大师生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晨光熹微,校园里的大小通道处,后勤处近 40名物业服务人员早已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设备穿梭在校内所有公共场馆之间,用消毒喷雾对校园的各个角落落进行严格杀菌消毒。
宿舍楼里,30 余名公寓管理员用心守护着每一位留校学生和 24 栋学生宿舍,密切关注学生安全,严防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公寓,每天对所有公寓楼道、公区区域、学生寝室进行消毒;校医院值班人员往返于各个宿舍楼栋之间,一一叩响学生寝室的房门,为留校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并将数据如实记录在留校学生的健康档案上。
食堂里,15名餐饮工作者切实做好食材入库、加工、售卖各方面的安全卫生工作,用心为留校师生提供营养安全的餐饮供应。
“今天你打卡了吗?”是人事处龚玉梅在办公群上的每日一问。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人事处联合网络信息中心建立了线上师生健康打卡平台,收集师生健康状况信息。他们时刻守候在电脑屏幕前关注学校师生的健康信息,在电话的另一边温情询问每一位可能身体有异样的老师、同学,为学校的正常复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筑成了学校防疫抗疫工作的“数据长城”。
在仓库里,放着的是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全体工作人员想尽一切办法储备的防疫物资。他们腾出地方准备临时观察室、设立发热门诊,化身为“搬运工”,将铁床、棕垫、口罩、酒精等物资送往它们该去的地方,全力保障防控物资的及时供应,为开学后防疫工作提供充足的“弹药”。
毕业班班群里一条条就业信息的背后,是招生就业处全体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最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认真贯彻落实。他们密切关注招聘市场动向,召开各种不同类型的专场空中招聘会;他们尽力实现“招聘活动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断线”,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危”为“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