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义务支教展风采哺育桃李献真情
东昌府区39面锦旗表谢意
本报讯(记者张跃志)“实习支教生的到来,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的孩子撑起了亮丽的晴空……”在东昌府区向我校赠送锦旗的仪式上,于集联校校长白东红几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对实习支教工作的感激之情。
7月6日,东昌府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长武、张凤军携12位联校校长向我校以及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与思想政治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送来39面锦旗。副校长李剑萍、教务处与相关学院的负责人出席了仪式。
自2008年9月我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实习支教双提高工程以来,共向东昌府区14个乡镇30余所中小学选派了近500名实习支教生,有力促进了东昌府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一面面写有“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义务支教展风采哺育桃李献真情”等话语的锦旗体现出校地双方合作的融洽。
李剑萍指出,实习支教工作实施两年以来,在促进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上的效果已逐步显现。现在全国已有19个省160余所高校开展此项工作,我校的实习支教工作在山东省内首开先河,闯出了一条新路子,这是校地双方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稳步推进的结果。他向东昌府区教育局和各联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对在稳定现有支教规模的基础上,如何丰富内涵,提升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希望各联校进一步改善实习支教生的教学、生活环境,始终把他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向他们提供合适的科目、工作量和指导,逐步将这项工作推行深入;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统筹资源,进一步与地方建立密切深度的合作关系,把实习支教工作变成教研、科研的实践平台。
张长武向我校在东昌府区实习支教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表达了感谢和敬意。他指出,东昌府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存在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实习支教生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仅为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注入了活力,而且使全区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感动。希望聊城大学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东昌府区基础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