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阳师范学院 - 《安阳师院报》

时光只解催人长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张津睿    
2019-12-31     浏览(191)     (0)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不过就是在这一页页的纸张上填满沧桑罢了。我们在扉页上写下序言,序言里爬满一条条的荒凉,然后我们写下尾语纪念我们失去的青春最后,找一副与青春无关的图画做了封面草草了事,只当是留着给自己怀念那段无所事事的年华。后来我也不知道,我是在怀念那段无所事事的荒唐年华,还是在怀念那段荒唐年华的无所事事。2019年帧帧过往缩型成一个个纸飞机,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总是岁月催人老,2019年过去了我竟越来越贪睡,自从不用上早读以后,我也再没有七点前起来过,精气神慢慢的溜达着,向我挥着手……仿如上了年纪一样,当我吃着慈母手中出锅的羊肉饺子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冬天已经过半,这时彰德古街也已飘过一阵薄雪了。

19年些许苦涩,我在“文”路间穿行,在“和”楼中踱步;19年些许斑斓,我和安工伙伴握手言欢,和张张证书欢颜侃侃;19年又些许紧致,我旁听了童年纸飞机般的化学实验课,谨学了多门别类专业相关的个性拓展课。这一年里我看着自己带的18级学生记者队伍接手了校报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们似乎井井有条,我自诩可以安心回到专业中去,然后为了并行当下全媒体的趋势,大学生记者团也合并组建起来安师融媒体中心,领了曾经《安阳师院报》编辑部聘书的我,暑假回来又有了新的工作身份。至此,也算是我19年里最大的事了。

当我回去刚刚熟悉的c312办公室,进去门的时候,泉洁那一声:“学长,你今天咋来了?”真的感悟颇深,似乎确实阔别已久,我看着熟悉的面孔都对着电脑,目光都有些许呆滞,电脑桌子上放着还没来的及扔的快餐盒,真的像是回到了春天三月份我还在编辑第三版的时光。我们总是这样匆匆相别,又匆匆重逢,只是一个视网膜感观转换的瞬间而已,竟然牵扯起头脑中的万千思绪,不得不说生命个体的神秘感。

对,做一名学生记者仿佛会让自己如此充实,三月一天早上,刘老师发微信告诉我版面有个错误,得赶紧改过来,等着印刷报纸,六点刚出头我“闻机起舞”,当然是穿衣舞,还没来得及刷牙赶紧迎着蒙蒙的雾气一路小跑去勤业楼。时间总是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悄悄溜走,版面改好回过神来,伸个懒腰,往外一瞥看到外面的天空都已经放晴。

“砰”…门又关着了,我跟曾经时常有合作的几大“邻居”坐下,就这样,一个中午以后融媒体中心组建工作就开始了。

冬天前昔,文博楼二楼中心会议室的多媒体显示屏上映着“融媒体中心全体第一次例会”几个大字,融媒的第一次例会召开了。三百多名安师学生记者齐聚一堂,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9年11月底,安师安工联谊交流会。

第一次以安师融媒体身份主办活动,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大合照上每个人都是嘴角上扬。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交流会,从一个小记者到负责人,每次参加交流会的心情都有所不同,难以忘记交流会上认识的安工宣传部的所有学生单位代表,从开始的拘束到熟悉后大方畅谈,讨论工作都让我难以忘怀。临近尾声的时候还和三年的 “老朋友”———安工校报负责人桓思瑶聊了许久,真的是不经历过完全体会不到当时的心境,我们认识也有三年了,毕竟我们都是负责校报过来的,在真的快要离开的时候,难免一语凝噎,眼睛里夺眶的泪珠,似乎倾诉着三年的辛苦。同为记者,同为校报的负责人我很能体会她的心情。航拍器留下的合照是我们的第三张合照,也或许是最后一张。

一年365天,故事镜头中有应重笔填涂的,也有须轻描淡写的,你只管提笔记录以供回忆,但其中过程或者感悟成长唯有花香自知。

出电梯,急步出勤业楼,风不留情面的掠过脸颊,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风起瞬间,也风停戛然,只有一片坚守到冬天的泛黄树叶慢慢从枝头落下,落到树下的粗枝上,似乎在回想着自己自出芽到泛黄的四季景色。

自然无尽,无尽自然。明年这片叶生长过得枝点,会长出来另一片叶,明年春天依旧迎风招展,见证2020年安师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