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百姓茶座” 乐我心
作者:◎赵玉银
当个矿工可真不容易。宵衣旰食,疲于奔命,成天在为社会也为自家劳心劳力。我们报社的领导可是矿工的贴心人,觉得矿工不能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总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应该适当放慢一下节奏。工作之余,该歇歇脚要歇歇脚,该养养神要养养神。于是,决定在 《徐州矿工报 · 双休周刊》 上开设一个版面叫做“百姓茶座”,并交由我来办。我当然很高兴。
初始,我担心稿源不足。于是,我在首期发了一篇编者按—— 《相聚“百姓茶座”——致读者》,写道:您大可不必只是静听别人在叙说,在觉得不吐不快时,不妨也来说说心里话。天上的,地下的;天南的,海北的;昔日的,眼前的;沉重的,轻松的;严肃的,诙谐的……只要你所讲的故事、所发的情感、所表的议论与咱老百姓心意相通,皆可尽兴道来。见报之后,这个法子竟出乎意料得灵验,随后便有稿件如雪片般飞来,源源不断,其中不乏相当出彩的文章。这下子我乐了,我这个“拙妇”终于可以做成“有米之炊”了。
稿源不成问题了,我便在版面安排上动起脑子。由于版面容量有限,决定每次发八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设计若干如“缤纷世界”“笑口常开”“世相百态”“挚爱真情”等等的小栏目。但我立即发现,版面还是不免显得呆板,应该再生动些活泼些才好。于是我决定,每期都配发三五幅图片或漫画。漫画找谁画?当然是非殷阳莫属。当年的殷阳非今日的殷阳,今日殷阳已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油画家。当年,他还是咱报社的美术编辑,找他画顺理成章。加之我与殷阳私交甚好,当然他就更无法推辞。配漫画这活儿,在他那里,小菜一碟,找他画,几乎可以做到立等可取。这下子好了,小文配漫画,各美其美而又珠联璧合,使版面骤然生色。我更加开心了。
“百姓茶座”办了一年,确切地说,是2002年底到2003年底。那一年,是我内退后又被返聘的一年,也是我在矿工报最开心的一年。稿源充足,质量颇高,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又倾情相助。为了答谢他们,我曾为徐矿包括胡兴明、刘玉龙、张继忠、栾晓明、李其珠、刘欣、耿家强、殷阳在内的作家艺术家出了一个专版,还为我省南京市、连云港和湖北、贵州、安徽、广西的读者朋友出了一个专版。使“百姓茶座”风生水起,深受读者喜爱。退休后,由于搬家等原因,我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许许多多存书和报刊一股脑儿地处理掉,唯独我自订的“百姓茶座”合订本保存完好,她几乎成了我的最爱。
“百姓茶座”乐我心,将使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