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4 日 23 时,公司接武汉市政府紧急通知,承担武汉三医院、四医院、中医院和武钢医院等 4 家医院的改造。以五分公司、六分公司为主的 4 个突击队应声成立,进入“战时”状态,仅用3天完成了4家医院的改造工作。
23小时隔出300张床位在所有参建人员中,青山武钢医院病房改造项目组长张火箭是知道消息较早的一个。
“2 月 14 日早上,我从朋友那里得知可能要改造 4 家医院病房的消息,就开始着手办理从黄冈返回武汉的证明。从村里到县里再到公司,4个证明整整花了一天时间才办妥。”
14 日 23 时 30 分,六分公司微信群里正式发出召集令。张火箭立即抓起电话,第一个打给家在武汉的青山武钢医院病房改造项目副组长尹兵良,请他连夜赶到医院与院方对接;第二个打给协作队伍负责人,落实进场施工人数。
一晚上,张火箭打了几十个电话,四处“招兵买马”,到 15 日早上,终于凑齐了一支 40 人的作业队伍。这时,材料匮乏的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个节骨眼上,很多商店都歇业了,像工程胶这种过去十分寻常的建材,如今都很难买到。即便买上了,也很难运回来。”他和项目管理团队的三个同事分头联系,谁联系上货源,谁负责去拉运。
15 日 11 时,人员和材料开始进场,投入各种小型设备、电动工具、隔断材料以及各种辅材。
“政府和院方都要求加紧进行区域隔断、门窗、紫外线灯、电线的安装,16号10点完工后,能够隔出300张床位。23小时里完成这么多工作量,时间太紧。而且医院边施工边收治病人,大家的防护工作也一刻不能松懈。”张火箭说。
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从2月5日起就连续作战,没有很好地休息过,精神状态不佳。张火箭在各个作业区穿梭,一边督促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协调人员、设备、材料的供给,检查现场人员的防护用品是否穿戴齐全,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
在十几个小时里,病患区和医护人员工作区中间打了隔断,通道上增设了围挡,二楼的部分办公室窗户作了密封处理,医患隔离区渐具雏形。
16 日早上 10 时,院门诊 2 层病区、住院部新装电子门禁系统、住院部 6 至20 楼的“三区两通道”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张火箭继续带领团队完善细节,进行清场,做到工完料清场清。到当日 20时结束所有工作时,他已经连续作战34个小时。17 日,他又要转战武汉市四医院病房改造项目。
3小时打了50个电话2 月 16 日零时至 3 时,短短三小时内,张贵恩打了50个电话,平均每3.6分钟一个,
“一晚上基本没喝过水”。张贵恩主要负责武汉市四医院病房改造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安全交底。该项目需要改造21个楼层,将病患区和医护人员工作区域进行隔断,对部分电梯口、过道等部位进行隔断和密封,以减少公共区域的传染性,提高病人救治速度。
为了熟悉情况,达到业主要求的施
工标准,张贵恩一层一层往上爬,把每层楼都转了一遍。其中 12 楼到 29 楼,每个楼层打隔断需要的板材为18块。
张贵恩和同事李哲男、李勇协作,对运到每一个楼层的板材做到精确计量。“每块板材重达100斤,每个楼层分别运了几块、还差几块,这些我们必须随时掌握,否则,不论运多了还是运少了都会影响施工进度,也会浪费工人的体力。这就需要不停地打电话,和一楼供应板材的同事对接。”张贵恩说。
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到处都在改扩建医院,工人供不应求,流动性很大。
“15号凌晨作业工人有26人,早上又陆续来了很多人,工人增加到 49 人,而到了晚上又变成 40 人。”张贵恩说,
“不时地有人来了走,走了来,每天早、中、晚工人进场前,都要重新对他们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通宵作战加上不停地说话,到16日上午,张贵恩的嗓子已完全嘶哑,一张嘴,火辣辣地疼。16日中午时分,项目负责人张怡让张贵恩回宾馆休息,被他拒绝,“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
20分钟搬运400斤食水四个老人,三个家庭。疫情发生后,詹望成为自家和四个爸妈的采购员,每隔两三天分头送一次菜。自从 2 月 15 日凌晨,武钢医院、中医院、四医院三个病房改造项目组建临时党支部,詹望“升格”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后,送菜的事情便
不了了之。
15日7时,詹望赶到中医院,和大家见面交流各自了解的情况,并进行具体分工。9 时许,风雪交加袭击武汉,气温直降 10 摄氏度。赶在超市开门前,詹望托人找到超市负责人,购买了30箱方便面、10箱矿泉水及一些饼干。
“提前买不用一个一个排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他说。
这些食物和水重约400斤。
“时间不等人,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为了早点运抵工地,詹望每趟尽可能多抱几箱,他踩着湿滑的地面一路小跑,一趟趟把它们搬到车上。20 分钟后,最后一箱矿泉水搬运完毕。这时,詹望感觉到自己的内衣已被汗水浸透。
9 时 50 分,正在和院方对接工作的詹望接到电话:
“到公司总部领取防护用品。”
风雪天气,道路结冰难行。詹望驾车一路艰难前行,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在总部一楼,詹望领到了1000个医用口罩、500个N95口罩、110件防护服、200 双一次性手套和 10 斤医用酒精,安全地把防护用品送到六分公司办公楼移交给相关人员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到三个项目工地转了一圈,察看现场情况,了解大家对后勤保障工作的需求。
三个项目跑完,时间到了 21 时,詹望才感到饥肠辘辘,随意找了盒方便面泡上吃了——这是他当天的第二顿饭。至于当天开车跑了多少公里,詹望没有算过,反正一箱汽油基本见了底。
“出来时只给爱人透了点风,四个老人还不知道我参加项目建设的事。”至于谁给老人买菜,詹望说,
“不知道,还没想过。到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