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航空学院 - 《山东航空学院报》

掌握在线教育平台功能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线性代数》线上教学的思考

作者:理学院黄利国    
2020-03-20     浏览(112)     (0)

《线性代数》是全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间联系紧密,内容较多。因此,其教学方式应注重贯彻“少而精”原则,不强调面面俱到。介绍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时,例题应尽量浅显易懂,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和 “满堂灌”。同时,还要根据公共课学生人数多及线上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课程组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该课程线上教学质量。

一、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前期基础扎实。《线性代数》课程早在2018年5月就已在学校“课程中心”建课,目前已试运行两轮以上,累计30个班级的学生参与,浏览量超过92万次,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积极发挥课程团队优势。本学期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上教学转化为主阵地,有26个班级共900余名学生需要参与该课程的线上学习。针对这一变化,课程组迅速转变思路,加强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课程组7名教师集体讨论确定每周学生在线学习的任务清单,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应完成的讨论话题。同时,及时更新和丰富学习资源,将课题组王学玲老师获得山东省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的 20个课程资源上传至 “课程中心”。每周,由一名教师负责统一发放学习通知、学生签到、布置作业和测试、发起讨论等在线资源的使用和维护,每名教师负责各自所教班级学生的作业批改、测试批阅、建立辅导答疑群、针对作业和测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及督促学生学习。与此同时,还充分利用班级QQ群发布信息、公告,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辅导答疑等。本学期前四周已累计发布在线学习签到4次、通知17次、发起讨论话题10个、布置作业4次、发布考试4次、章节测试3个。

每个周末,课程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下一周在线学习的任务清单,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应完成的讨论话题。并对课程中心视频、PPT、教案、作业、测试等数字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

加强学生线上学习的指导和督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学习线上教学视频,完成任务点的测试和作业,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讨论话题。

加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任务点的测试以客观题为主,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主要性质的理解;作业是课本上的题目,督促学生看教材,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每个周末对当周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发放考试题,检查学生对当周内容的掌握情况,题目以主观题为主,在考试设置时将题目设置为乱序,使不同学生拿到的题目是不同的,避免学生抄袭。

及时反馈指导,提高学生收获。任课教师负责自己班级的作业批改和每周的在线测试阅卷,并通过网络平台数据分析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对照每周的试卷统计报告,进行线上学习过程评价,并收集学生的问题和难点,给予线上指导与答疑,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高了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确定目标。在 “课程中心”提供了往年的线代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和作业,交流学习经验和收获,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四周的使用,课程访问量已超过了171万。

二、线上教学体会

课程组取长补短,可以事半功倍。针对多名老师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年轻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熟练的优点,优势互补,组建课程教学小组。小组统一使用课程平台的课程资源,由一名教师统一发放学习通知、签到、布置作业和测试、发起讨论,既提高了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又使老师们从重复性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思索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意识与技能,理解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等辩证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以及专业能力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与职后发展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熟练掌握线上教学平台功能,提高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疫情之前,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不熟悉,使用不方便,担心教学效果会下降等原因,参与线上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此次疫情使得老师们无法回避在线教学,从慢慢了解在线教学平台、熟悉平台各模块功能,到现在人人使用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了老师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跟踪统计功能,使老师们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参与情况、答题情况,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反馈速度。任课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工具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学习督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

加强引导督促,确保学习效果。任课教师通过QQ或微信建立自己的辅导答疑群,结合线上教学平台的丰富功能和数据统计,从课前的通知、签到,学习时章节视频观看、配套课件学习,到课后问题讨论、线上作业提交和章节测试,随时掌握学生参与情况,并进行有效引导和督促。及时批改、反馈作业情况,精确指出具体出错点,能帮助学生更好都地达成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