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四进”攻坚行动启动以来,省派滨州市滨州学院工作组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把开展“四进”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下沉到滨州高新区服务点深入调研,帮助基层、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四进”工作扎实开展。
捐赠防疫物资,现场督导指导,助力乡村、社区疫情防控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的捐赠,有效缓解了我们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问题。”3月12日上午,当省派滨州市滨州学院工作组将紧急筹措的口罩、消毒液和额温枪等总价值近3万元的防疫物资分别赠送给龙城社区和道旭村时,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丛锋感激地说,“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自3月5日入驻滨州高新区开始,工作组就深入到派驻的企业、项目、乡村、社区实地调研,全面摸清实情。在调研中,工作组了解到小营街道龙城社区和道旭村在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资上非常紧缺。基层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工作组立即向学校党委主要领导汇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刘春华同志指示工作组要多渠道筹措防疫物资,最大限度地帮助服务单位解决实际困难。
3月8日是个星期天,清晨滨州茫茫的大雾如烟如涛,工作组顶着浓浓的大雾驱车前往高新区服务点调研。 “社区昨天有一名未持有 ‘山东健康通行卡’的省内市外务工人员,乘公共汽车来到高新区某小区。”龙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向工作组介绍说。工作组闻讯后,立即赶赴该小区指导处理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组组长吴昌富向小区管控人员详细了解该名人员情况,随后来到该人员居住的门口隔门与其对话,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该人员及同住人员宣讲防疫政策、一旦发生问题的严重后果,让他们理解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求他们居家隔离。 “我们没事,每天检测体温,还有工作要做,隔离了怎么去工作?”他们开始不愿接受隔离。经过工作组耐心细致的劝导,该人员与其同住人员接受了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和社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其它管控措施。 “小区要做好隔离人员的生活服务保障和心理疏导,街道和社区要全面查找漏洞,升级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确保社会稳定。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当前形势下疫情防控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懈怠,工作上一点也不能放松。”吴昌富强调。
发挥资源优势,送上“政策礼包”,推动企业、项目复工复产
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工作组成员分头进驻4个服务点全方位开展工作。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工作组密切结合滨州高新区四个派驻服务点的实际情况,对“四进”攻坚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工作方案。工作组迅速投入派驻的村居、社区、项目、企业一线,督导指导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全面铺开各项工作。
山东齐悦科技有限公司医养联合体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组在调研中了解到项目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后,工作组组长吴昌富立即联系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等省内医学类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来项目指导及推荐学生实习就业,为加快项目建成滨州市乃至鲁北首个高端医养联合体、打造医养联合体国内标杆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在企业、项目调研后,工作组了解到他们能科学地防控疫情,但是对复工复产有关政策的了解不足。工作组及时搜集资料,编制了《国家、省、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汇编》发放给企业,帮助他们全力复工复产。工作组成员于峰向滨州市华滨聚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和滨州市委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推动了减税降费补贴等惠企“政策礼包”落地落实。
成立临时支部,突出党建引领,为做好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法宝。为迅速转变观念、进入角色,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校党委同意,工作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建立了统筹有力、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的工作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