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我的安培老师

作者:赵闻迪    
2019-09-10     浏览(8)     (0)



  我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电厂工作,上岗之前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培训。第一天上课,一身工装的安培老师走进教室,一转身,我就情不自禁地用手捂住嘴“啊”了一声。老师的脸上半部分非常英俊,下半部分尤其是口鼻周围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凸凹不平,丑陋可怕。老师一开口,我又“啊”了一声,那声音异常嘶哑、低沉、干涩,像锯子锯劈柴一样。他说:“同学们好,我姓王,负责你们的安全培训。在任何地方工作,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来不得半点疏忽,你们一定要用心学好 《安规》。”我暗忖:“这嗓音叫人怎么听得进去!”
  那时的我年轻气盛,自认为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培训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还给王老师起了个外号——“劈柴嗓”。
  尽管我不好好听课,也能感觉出王老师那股认真劲儿。每次上课,他都抱着一大摞书、拎着笔记本电脑、制作与当堂内容相符的幻灯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每次下课他都布置一两道安全习题,并检查我们的完成情况。我学得马虎,他就常常叫我回答问题、检查我的笔记和作业,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你学习 《安规》 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不是为了应付我,是对你自己生命安全负责!”有一天,我实在烦了,冲口而出:“你声音这么难听,叫人怎么听得进去!”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王老师呆呆地盯着我,脸色变得异常苍白。我下意识地捂住嘴,心中后悔不已。
  过了好大一会儿,王老师才用低哑的声音缓缓说,给你们讲一件往事吧。二十多年前,我刚进厂的时候有一副圆润浑厚的好嗓音,长得也算英俊,经常参加工会组织的歌咏比赛。车间安全培训时,上级派了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当我的安全培训老师。他嗓音沙哑,又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我一听他说话就头疼。他天天盯着我苦口婆心地讲《安规》,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有一天,班长派我到现场进行一项动火作业,我拿上工具就走。老师傅叫住我大声说:“你要作业的那个平台是网状的,检修班刚刚在那里干完活,估计漏了些杂物在平台下方,你得把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隔离措施才能动火作业。”他见我不在意,又加强语气,“杂物里可能混有锯末、纸屑、蘸过酒精机油的棉纱等易燃物,一定要清理掉!”我到现场后看到平台下方确实有很多杂物,清理起来很麻烦,况且只是个简单作业,自认为是否采取隔离措施无所谓。于是我就动手焊接了,不料火星溅落到杂物里,“腾”的一声就窜起一股火苗,越烧越旺,速度之快,超出我的想象。网状平台很快就被烤热了。瞬间一股火焰从网格里钻出来,直扑到我脸上。我躲闪不及,一下子跌倒在滚烫的网格上,双手和脸部一阵剧痛,浓烟呛得我两眼发黑,气管和肺部火烧火燎,气都喘不过来了,巨大的惊恐让我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就在这时,一个身影飞奔过来,挥动双手,大声喊道:“小王,危险,快离开那儿!”
  说到这里,王老师垂下头。有人问:“那后来呢?”他接着说:“是老师傅不放心我,跟过来看看的,多亏他及时赶到,大声喊来众人,合力把火扑灭。我背上了处分,脸被烧伤,嗓子也被灼伤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想到永远失去端正的容貌和优美的嗓音,就痛苦万分。在老师傅的开导下,我慢慢走出阴影,主动要求当一名安全老师,希望大家从我这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上吸取教训,别再重蹈覆辙。”
  时至今日,我依然牢记王老师的教诲:人生路上,唯有“安全”相伴,才能走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