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弘扬开拓精神 树立一流形象
——记郭家河煤业公司开拓工区
作者:◎本报记者 柳絮
二盘区工程加快推进,事关矿井生产接续。他们勇于担当,扛起可持续发展的开拓重任;岩巷掘进难度大,他们成为攻坚克难第一队,全员进尺屡创新高;从“技术薄弱”到“独当一面”,他们强素质练本领,迅速成长为首屈一指的精英团队;……他们就是郭家河煤业公司开拓工区,是该公司自有职工队伍中的一支劲旅。这支成立不到一年的队伍取得如此亮眼的业绩,靠的是什么?
稳人心 聚是一把火郭家河煤业公司开拓工区在岗职工117人,来自11个省份。从不同项目部流转过来的他们在语言、思维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各有特点,如何统一思想、凝聚生产合力成为队伍建设的第一关。
轻轻打开水龙头,清水汩汩涌出,乌黑的双手逐渐恢复本色,“洗洗手,准备吃饭”。刚上井的职工脸上绽开笑容。
水龙头接到井下休息室,毛巾肥皂一应俱全,及时送来的班中餐让忙碌许久的职工大快朵颐。稍作休息后,他们精神抖擞,迅速投入到火热的生产中。
百米井下舒适的工作环境,是该公司和开拓工区“家”文化建设的硕果。“我们积极征求职工意见,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开拓工区管理人员与职工进行一对一交流,访问题、征建议,各类难题的解决方案随之而出——加强井下基础建设,美了工作环境;按照公司标准提高收入,鼓了职工腰包;争取各项福利补贴,暖了大家心房……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开拓工区的“家”味越来越浓,“进了郭家河的门,就是郭家河的人”的观念,在工区每一个人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提素质 增强战斗力“其实,我们工区曾经也是个 ‘问题区队’。”该工区党支部书记张岩告诉记者,“组建伊始,由于缺乏正规培训,职工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不精、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三违’ 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找准问题后,该工区重拾“书本”,《安全一号文》 《生产管理规定》 《”三违“界定标准》等材料摆上了桌,张贴到了抬头可见的公告栏上,也出现在职工的学习笔记上,成为每次班前会和专项学习课上职工们必学的“教材”。工区还通过让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手把手”指导,鼓励新工人加强现场实操,工区“新生力量”不断涌现。
素质提升了,工作态度也随之改变。二盘区主运大巷掘进条件发生变化后,职工积极主动向工区提合理化建议,这些“金点子”提高了工程质量,还让区队创下大断面岩巷掘进主运大巷、辅运大巷月进尺超过100米的优异成绩,曾经的“问题工区”实现了完美逆袭。
严考核 生产标准化踏入二盘区主运输大巷,脚下是平坦干净的巷道、入眼是横竖分明的电缆线、明亮整齐的刷漆编号整齐有序……“养眼”的环境成为该工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缩影。
在公司全力冲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关键时期,开拓工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工区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标准,不断推动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每天,验收员都准时在工区工作群公布当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量,第二天再由工区管理人员亲自带队对工作成果进行复查,对完成不好的班组严厉追究责任。“宽一分扣一分”不讲情面,“质量不过关,推倒再重来”不讲理由。严格的考核制度让钢卷尺成为职工下井的标配,“合不合格,先拿卷尺量一量”成为工作习惯。钢卷尺量出了开拓工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识深度,更亮出了工区担当实干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