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周恩来:谦谦一君子

作者:工程1702程子乔    
2020-03-15     浏览(147)     (0)



  “纪念馆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指周恩来精神普照中华大地的四方八面。大家接着跟我向前走,我的右手边是……”在周恩来纪念馆的义务讲解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公益活动,也是我第一次深入细致地去了解我的老乡,一位谦谦君子———周恩来。
  “大家看过来,这个橱窗中展示的就是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时所穿的风衣。”与毛主席雄才大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迈之气不同,周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始终是个温文尔雅的儒者。新中国建立初期,周恩来不仅任政府总理还同时兼任外交部长,日内瓦会议上与曾短兵相接的美国代表展开辩论;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的主张彰显了中国人独有的儒家智慧;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交谈中巧妙地反驳了印度对西藏领土的不当要求。建国初期,内忧外困,面对外交场上一次次的刻意刁难,周恩来有礼有节地一一回击,悍卫着国家利益,树立国家的形象。“谦虚,但沉着坚定。”尼克松这样评价周恩来道。
  由主馆沿中轴线向前走去,便是纪念馆中又一重要建筑———仿西花厅,西花厅是周恩来生前接见外宾的场所。周恩来的卧室和邓颖超的卧室则坐落于仿西花厅的背后。关于这位雄辩的、出类拔萃的,被诸多国人当作偶像的君子,除了让人仰慕杰出的政治才能外,还有他与邓颖超那份羡煞他人的情感。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你不是喜欢海棠花吗?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了这个院落……”这段话出自周恩来的发妻邓颖超。这时的邓颖超已经84岁高龄,而周恩来也已经走了12年了。“我爱你,我便爱你的一切。”周恩来因为公务繁忙,并不能够经常与邓颖超相聚,书信也就成了他倾诉情感的主要方式。他的信,是温柔的。“夜深月明,就此打住,留着余兴送我入梦。祝你安好。”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誓言,淡淡的各自安好的祝福便是浓浓情意的流淌。将二人命运紧紧绑定在一起的并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二人心中共有的革命理想。他们在“五四运动”中相识,一个是意气风发的学生领袖,一个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就这样,这份邓颖超口中淡淡的爱情便开始了。周恩来示爱的方式也颇为独特。他在法国给邓颖超寄去了一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明信片,并附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都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一同创建了德国共产党。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灵车如今也完好地保存在纪念馆内。周恩来不仅对身边的人保持谦和,还时刻牵挂着人民的幸福。为了避免劳民伤财,他曾指示,禁止动员周恩来故居附近的居民搬家,故居的房子坏了也不可以维修。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春雷响,万物长,纪念馆内的绿色也逐渐冒了出来。周恩来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面露微笑,俯瞰着足下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繁衍生息,这座矗立在天地间的铜像也似在守护着这个民族的未来。每次前去瞻仰,站在巨大的铜像脚前,想到中国如今的腾飞之姿,我都胸怀激荡:“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