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以博士点培育建设为契机 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考博工作取得新突破

作者:张立春    
2020-01-14     浏览(165)     (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考博成绩优异,共有13名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为博士生。学院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学风建设,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院优化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改善培养条件和学习环境,合理制定科研水平评价标准,并取得显著成果。目前该学位点有在读硕士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生(联合培养)3人。

近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考博成绩捷报频传,2019年度共有13名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为博士生。其中,2016级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有6名同学分别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一次性考博率达到60%,录取人数和成功率均创历史新高;2017级物理学专业研究生(2020届毕业生)大部分同学正通过申请-审核制、统考等渠道准备考博,目前已有5人已被其它学校公示录取。

近年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以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育建设和学位点合格评估为契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大力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切实推动研究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选优配强研究生管理队伍。除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外,学院还专门配备两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研究生导师分别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研究生秘书(班主任),共同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学院专门修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将科研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优秀青年教师遴选为研究生导师。三是优化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专业特点,新的培养方案将专业选修课按二级学科开设,新增选修课程15门,为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四是大力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学习环境。学院在学校各部门支持下,2019年投资20余万元,对研究生教室、机房、活动室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研究生工作设施、科研环境和培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五是合理制定研究生科研水平评价标准。学院2019年制定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评选学术水平量化评价办法,新的办法既保证了在研究生评奖评优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又起到了表扬先进、激励奋进、形成良好学风的作用。2019年,物理学专业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二区11篇);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2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研究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我校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0年获批,设有光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理论物理4个学科方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8人以及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8人。自2010年开始,该学位点与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物理学博士生,共有5人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该学位点被省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培育单位,首次获批2个博士生名额,由曲阜师范大学指导开展物理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目前,物理学学位点有在读硕士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生研究生(联合培养)3人,与其它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