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写写王放军, 他带队伍很有一套。 ” “再烂的摊子,一经他手, 很快就会捋顺, 放军确实是个出色的基层带兵人。 ” 见人们对王放军赞不绝口, 笔者禁不住走近这位被油田公司授予 “十佳” 称号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王放军从事油田消防工作近30年, 先后在基层队站担任过指导员、 中队长、 党支部书记等职, 现任消防支队一大队二站党支部书记、 政治指导员。
消防二站前身为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担负着任丘区域灭火救援、 现场监护、 治安维护、 油田公司大型活动消防保卫等急难险重任务, 是消防支队的王牌, 尖刀中的尖刀。然而,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 二站一度变得人心涣散、 士气不振, 甚至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2016年, 王放军来二站担任掌门人后, 和班子成员从建章立制入手抓队伍, 以身作则改作风。上任不久, 几名新队员想和刚来的站干部搞好关系, 晚上备了酒菜, 借谈心之名, 请王放军来宿舍一聚。王放军来到战斗员宿舍时发现饭桌已摆好, 杯子里倒了啤酒, 脸顿时沉了下来: “公司、 支队、 大队都有禁令, 执勤期间不许喝酒, 哪怕喝半杯啤酒也不行, 这是规定、是纪律, 谁违反了纪律就处分谁。想喝酒, 可以。休班时, 我请大家喝。再说了, 你们几个平时都和我关系不错, 更应该给我长脸, 支持我工作! ” 说完转身就走出宿舍。见一向和颜悦色的王放军突然变了脸, 在场人员赶忙把杯中的啤酒倒掉。从那次起, 以往的喝酒之风顿然刹住。
二站有4个班, 王放军受命来到二站时, 站里有60多人, 是支队人员最多的一个队站。队员三人一伙儿、 五人一群, 相互之间少理睬、 不沟通,工作推一推动一动, 不推就不动, 管理难度极大。面对一盘散沙似的队伍, 有人发牢骚, 有人直摇头, 但在王放军看来, 没有不好的员工, 只有不会管理的干部。于是, 他找班长谈/找队员谈, 多次召开小型座谈会,鼓励大家吐露心声, 献计献策。当弄清由于用工形式不同、 年龄差异, 以及以往因管理造成的种种隔阂后, 他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形式的正面疏导, 详细解释政策, 多次与员工沟通思想, 解除其思想疑虑。同时, 坚持与队员同吃、 同住、 同学习、 同训练、 同执勤、 同娱乐、 同劳动, 并在执勤训练和各种义务劳动中有意识地将有实践经验的老队员与蓬勃气盛的年轻人搭配在一起, 以 “结对子” “传帮带”等形式, 让彼此在磨合中沟通思想、 产生感情、 消除误会。在王放军和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 队员们很快融入二站这个大家庭,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有活儿抢着干。2018年, 该站被油田公司授予 “先进集体” , 被支队评为“铁人式队站” , 二站班子也被支队授予 “四好” 领导班子。
王放军常说: “管理队伍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 揪耳朵, 都不如暖人心。 ” 有名队员平日工作积极, 踏实肯干, 每天出早操都来得很早。一天,王放军发现这名队员早操迟到了, 而且连续迟到了两次。站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即便出早操, 那一声声哨声, 也是一次次命令下达。对此, 王放军并没有生硬地批评这名队员, 而是收操后找这名队员谈心, 了解迟到的原因。通过谈心, 王放军了解到这名队员是由于最近父亲住院导致睡眠不足而迟到, 他马上出主意想办法, 尽可能为这名队员照顾生病的父亲提供方便, 而后又去家中看望。此后, 尽管这名队员的父亲仍需人照顾, 但是这名队员每天训练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事后, 这名队员十分感动地说: “我们王书记很理解人、 关心人, 跟着他工作, 心里总是暖暖的。 ”
提到基层带队伍, 和王放军共事多年的消防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揭建军常说: “放军常常‘受命于危难之中’ 。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 通过 ‘三昧真火’ 炼就了火眼金睛, 放军靠‘严格管理、 对症下药、 真情实感’ 这 ‘三昧真火’ 锻造出了一支支铁军队伍。 ” 细想起来, 这话还真是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