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 - 《南阳师院报》
乐哉今岁事,明朝似可期
作者:◎文史学院王雪雁
时针走向零点。
夜不能寐,辗转于榻,走廊的灯光直直撞在我的床上,那折射出的一角淡白,游走进我的心怀,恍然发觉,我已离家数月,我已来到南阳师范学院数月。由初来时“菱透浮萍绿锦池”,到如今“细雨斜风作晓寒”,长镜头慢慢拉开,一帧一帧的画面如水波般开始荡漾在这个鸦黑色的夜晚,见证了我的成长,镌刻了我的青春。
粉屑浮于案板,电扇在头顶拧着花,树影被搁浅在纸上,这第一幅画面,是高考以来久违的教室,是周围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既来之,则安之。虽然畅谈生欢的人换了,形影不离的人变了,但随着同学校友的交流增加,我对这片土地上一点点变得熟稔起来,笑声愈加爽朗,明日更值期待。慢走在东区古树参天掩映红墙斑驳,生活在中区往来匆匆回首皆非过客,穿行于西区书香学海争与时间为伍,南师,悄悄走进我,悄悄渗透我。
房间外的人群不住地延伸,我垂眼凝住脚尖,即使又把自我介绍默念了几遍,却仍然抑不住心底阵阵波澜。这画面二,是我人生难得的一次主动———面试学生会。我并不健谈,也没太大的自信,我承认我最开始的初衷也是有一些自己的私心的。可后来呢,我看见部门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为了自己的工作而忙碌着。挽着清晨的微光来到教室门前,我看见大家都在为着集体的荣誉而不懈争取,努力奋斗。我们的部门生活也开始逐渐走上轨迹,在学长学姐的鼓励与帮助下,每个干事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真正地将自己看作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也真正融入到南师良好的氛围中去了。
寒风拨开树木枝叶,七分威武长啸而去,却留三分震落枯黄。画面三蹁跹而至,身为学生会的一分子,为了响应文明城市的要求,我们身披小红马甲,挂上工作牌,在校园值班点处巡逻。冬日里的人们,都恨不得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我们这样看起来无所事事吸霾吹风的人,当然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声讨”。可时间久了,成员之间愈发熟识起来,彼此之间的温暖慢慢驱走了寒冷,心里充斥更多的是爱与责任,更有学长学姐亲送奶茶的问候,这一趟行程,所收获的远在意料之外。
幸到南师,不负韶华。文尽于此,月华凝练,这一夜终归是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