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可仁(华南)
和父亲在一个工地干活是怎样的体验?
在中建二局横琴口岸及综合枢纽工程当材料员的任湘龙很有话说。本以为能得到老爸“照顾”的他,在工地父亲和他交流的画风是这样的:
“还能做吗?做不了就卷铺盖走人!”
小任父亲任秋和,是项目劳务队的队长。新横琴口岸通关大厅从西走到东长300余米,老任来回走了三年。联检大楼建设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他的身影。每当有人的施工步骤出现问题时,他总喜欢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再耐心和对方说:“你楞个咋得行嘛,这个要这样弄……”但到了小任这里,常常是额头青筋暴起,只要他工作拖沓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但小任心里明白:父亲虽是个“糙人”,但是他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教会我两个字:责任。
当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老任“占据上风”。由于项目体量大,施工单位多,项目采取工区制,基于“BIM 5D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项目部各部门、业主单位、设计咨询单位等各方均可在BIM5D 管理平台上共享和调用数据和信息,这可难坏了对电子产品头大的老任。不想麻烦别人,那就“请教”自己的儿子,小任也仿佛在父亲面前有了“用武之地”,耐心教父亲如何使用这一平台。
时间飞快,2019年12月20日,在超8000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横琴口岸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完全具备了通关条件。这期间,恰逢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老任有幸获得了“上镜”的机会,他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他刚办好的港澳通行证,对着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定要走一走自己建设过的口岸,到澳门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