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报》

青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

试水打通思政课学段界限 实现贯通培养

2019-10-20     浏览(139)     (0)

本报讯 (撰稿: 任衍珍) 9 月 19 日下午, 青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在市北校区图书科技楼会议室举行。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思政与德育处处长高桥, 市委教育工委思政德育处二级调研员孙建中, 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孙兴铭出席大会。 党委副书记李国华, 党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陈伟, 科技处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参会。

首批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学校还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九中、 青岛实验高中、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青岛市同安路小学、 青岛市鞍山二路小学。

高桥对联盟成立提出要求: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思政课教学。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努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学生成长规律, 把下一代教育好、 培养好。每一位思政课老师必须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 “一体化” 教育, 全面抓好思政课教育教学, 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抓出成效。二要努力聚焦思政课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帮助学生从小牢固树立 “四个自信” ,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长大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要注重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既要遵循统一标准, 也要注重因材施教。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要主动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做好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 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有机转化, 使得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认知阶段,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接受特点, 形成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教学路径。 四要积极整合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 建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努力加强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实现共同提高。要发挥好各类校外教育资源、场地场馆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等资源, 积极探索大中小学、 校内校外教育一体化。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善于运用学生喜爱并接受的话语体系、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 努力让思政课真正感染学生、 赢得学生。要发挥青岛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优势,开展以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李国华表示, 这次联盟成立大会的召开, 为青岛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具体工作的展开总体上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为方向遵循; 二是努力实现联盟之间的协同创新。今后我们将在建立健全大中小学 “手拉手” 一体化备课机制、 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积极创新、 努力探索, 充分发挥思政课建设强校和高水平思政课专家示范带动作用, 建立纵向跨学段、 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 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 在青岛市委教育工委的支持下, 推动青岛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各参会教师代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针对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与高中、 高中与初中、 初中与小学相邻学段思政课如何衔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