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考察意见反馈大会召开

2009-11-27     浏览(170)     (0)

我校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考察反馈大会召开,评估专家组全面考察后认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术声誉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理念先进,加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专家组建议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改善研究生生源结构。学校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整改并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白云霍萍)20日上午,我校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考察意见反馈大会在启航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召开。
  大会由评估组副组长李椿萱教授主持。评估专家组全体成员,我校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研究生导师代表参加了反馈大会。
  评估专家组在校期间,听取了刘志刚校长关于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交流与提问;认真审阅了学校的自评报告以及相关支撑材料;参观了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海洋运载器导航设备实验室、船舶减摇控制系统实验室等,船模水池实验室、水下机器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联合动力装置实验室、相继增压热动力实验室、柴油机相继增压实验室和新图书馆;走访了有关校领导、院士,研究生院、船舶工程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学院;分别召开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代表、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座谈会;随堂听课16门;观摩了研究生专场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全面考察,我校给评估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认为,学校具有光荣的办学传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办学特色鲜明、学术声誉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 “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战略需求,坚持“三海一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特色办学方略和“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确立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的奋斗目标。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定位准确、理念先进。学校以部属高校“一提三优”工程的实施统筹各项事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建设,全校上下团结一致,认真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三年来,学校加大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加办学投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了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学校的凝聚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评估专家组组长匡镜明教授从 6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成绩。一是学校实施 “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总量充足,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好。面对沿海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强势争夺,学校积极采取各种超常规措施,创新机制、引培并举,致力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是着力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学校大力推进“主体超越、整体升级”学科发展战略,以“三海一核”主体学科为牵引,依托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动通用、相关和基础学科发展,有计划地建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初步形成了整体优化与特色发展相协调、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特色学科体系框架。三是加大投入,重视培养条件建设。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显著改善,科研任务饱满、培养经费充足。三年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0亿多元,新增教学行政用房20多万平方米;投入2亿元用于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近6.2亿元;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大批先进的设备设施;自筹经费建设了12个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黑龙江省率先建成高速校园网,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及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深化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措施得力,成果显著。初步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增强了导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注重本、硕、博知识体系衔接,对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进行统一修订,统筹科学素养养成和工程能力训练。五是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意识强的研究生管理队伍,教学管理研究成果突出。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研究生院建立并实施了以资助体系、培养体系、推免体系、导师管理体系、评估监督体系和论文质量保证体系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执行严格,实施有效。六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就业状况好。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质量较高,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成果突出,近三年博士生公开发表论文被检索收录的人均篇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含提名)、受理发明专利及科研成果获奖比例均超过评估指标的A级标准。近三年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船海核特色学科毕业生保持供不应求态势。研究生在国防系统就业每年超额一倍完成,提前两年完成 “十一五”规定任务。一大批研究生已成为国家相关行业高端人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专家组认为我校办学主要有3方面特色:一是以“三海一核”领域国家战略性需求为牵引,总结和确立了“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构建和优化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重点跨越,整体提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二是秉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坚持“工学并举,实践与理论并重”,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充分调动科研资源,不断改善研究生创新实践环境,探索构建高层次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和发扬“哈军工精神”,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三严”教风,锐意改革,着力打造追求卓越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估专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领军人才数量上实现更大突破。二是要努力改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生源结构,为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提供保证。
  刘志刚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专家组成员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连日来,专家们不辞辛劳,全方位、多渠道、系统地考察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体现出精湛的学术水平、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学校师生员工深受教育和感动。
  刘志刚指出,匡镜明组长代表专家组宣读的评估意见,对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做了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专家们在考察评估过程中,还对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刘志刚强调,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我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内涵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研究型大学定位、进一步形成我校研究生教育理念和思路的重要契机;是建设高水平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培养高层次精英型人才,实现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服务“三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三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特色意识,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各项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培养条件,完善了体制机制,带动和促进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乃至于整体办学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次评估考察,是对我们这三年来工作的全面检验,是我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刘志刚说,考察评估工作结束以后,学校将立即转入整改阶段。学校将正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并把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建设期间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机制坚持和发展下去。学校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努力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效地培养高层次精英型人才,不断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