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科大有两棵大槐树,树根相连,树枝缠绕,它们伫立在西校区校园,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很多情侣慕名而来,以树结愿,拍照留念,大槐树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
在当今的高校里,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国法律在2005年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经学校同意的旧规定,使得大学恋爱结婚不再受法律约束。国家法律的改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化和对人权的维护。另一方面,教育部也强调了学校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宗旨,希望学生以学业为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持不提倡的态度,无相关规定支持大学生结婚、同居、生子等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法律上这种谨慎而微妙的处理,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是:现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恋爱和结婚之间的矛盾。
我们所憧憬的爱情是什么模样
在传统解释中,爱情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生物学解释中,爱情是由进化的力量所主导,伴随"爱情激素"的分泌产生性欲和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生物程序;在心理学解释中,爱情被升华成一种精神需求,人们追求爱情除了生物繁衍的需要,更是追求愉快和幸福。
刚从树下拍完照的一对情侣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我们与其攀谈,了解了他们的恋爱经历。当问及他们对以后的打算时,他们满怀憧憬地说:“我们会踏入婚姻的殿堂,组成家庭,彼此互相扶持走完人生路。”两人都已认定彼此就是理想的伴侣,恋爱使两个人的世界变得梦幻而美好。
然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欲望和吸引力的阶段都是暂时性的,当“爱情激素”褪去,又通过什么来使感情保持稳定呢?有研究表明,能够决定相爱的两人陪伴走完一生的因素并非完全基于爱情,也取决于一些重要的附加因素,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情谊和承诺等。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两情相悦的人不易。而两人能最终走到一起,除了彼此间的互相欣赏外,还需要两人志趣相投,更需要彼此对爱情的信仰、责任和担当。爱情不仅考量了两个人的爱情观,也考量了两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爱情是两个思想的碰撞,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伊萨科夫斯基说:“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美满的爱情不仅需要双方寻找彼此的共同点,还需学会尊重对方的不同点。爱情需要相爱的两人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各自的人生追求。在相伴的路上互相扶持,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仅包括爱情,还包括除了爱情以外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它不仅包括家庭,还包括事业、个人成就、社会贡献等。爱情如果走入婚姻,更需要承担起对彼此及家人乃至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爱情需要成熟的思想和能担当的肩膀。只有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为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里你想拥有怎样的一场爱情
《西厢记》中“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说出了无数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的心声,爱情有着神秘的面纱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隐晦爱恋;“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的崇高向往;“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的生死相依,无一不诉说了爱情的美好与真挚。
大学的爱情已经有别于青春期时的懵懂。现实中爱情受到思想、法律、道德、社会甚至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真正的爱情不是无拘无束的,需要责任和担当,需要两个人在心理上的完善和成熟。没有责任与担当的爱如同一盘沙,不用风吹,自然消散。当代大学生处在如此多元化的社会,受到各种思想和物质的冲击,爱情仿佛愈加脆弱甚至是荒唐。但我们依旧应该相信爱情,因为当我们认真地对待爱情,把爱情建立在三观一致、人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得到幸福而美好的爱情。对爱情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对爱情的追求同样要建立在对梦想的追求之上,这样爱情才不会变成幻想,才能脚踏实地。习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应该展现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一面,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在学业上努力钻研,精益求精。充分利用起大学所提供的各方面资源,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小我”的基础上实现“大我”。彼此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努力,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感情才有深厚的基础,才会稳固长久。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独木难成林,一个人难以在单纯的自我实现中得到满足,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唯有将自己的一切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梦想中,与发展建设的主旋律同鸣共振,我们才能成就自我,担起社会责任。让大槐树见证我们并肩奋斗的历程,让我们在科大留下绝美的爱情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