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报》

黑暗中的抢救

2015-07-31     (0)

本报讯 6月21日21点17分,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突然停电,导致各种仪器设备无法运转,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此时,在院危重患者15人(在编床位14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间断机械通气10人,完全依靠机械通气患者4人。 按照应急预案,以武会芬为组长的护理小组和杜鹃住院总医师领导的医疗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立即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人员不足,在家休息的副主任丁士芳、马扬医师、齐河县人民医院进修医师路建军及一病区值班的广饶县人民医院进修医师刘丽也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丁士芳安排专人先后向电工班、行政值班室、科主任汇报突然断电问题,重点做好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4位危重患者的专人救治和护理。ICU一病区孔娟护士将具备蓄电池功能的可移动呼吸机及监护仪送至二病区,博山区人民医院进修医师栾庆伟多次将患者血标本送至ICU一病区复查动脉血气,确保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呼吸机蓄电池待机时间有限,供电故障解除时间无法确定,将一位极危重患者迅速转运至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并安排路建军医师和护士参与全程救治。同时,医生护士通过查体和仅有的几台便携式监护仪动态、巡回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因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恶化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做好清醒患者的解释、心理沟通工作,避免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丁士芳还安排专人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将科室采取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措施一并告知家属,得到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经过医院行政值班室领导积极协调和电工班老师的积极抢修,22:52分,迅速建立应急供电线路。23:16分,供电恢复正常。停电期间,杜鹃、武会芬、吕琳琳、张亚、张来东、江新华(机动护士)、马扬、路建军、栾庆伟群策群力,互相鼓励、确保了在院患者无一例病情恶化。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