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报

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可乐哥哥 ”

2019-11-25     浏览(349)     (0)

本报讯(柳岸)幼儿园里的老师大多是以女性为主,很少有男性的身影,但 90 后男幼教恵杰从教三年来从刚刚开始的“不讨喜”转变为现在的“孩子王”,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可乐哥哥”。

恵杰,2016年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奔跑在一家家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体智能课程。在延安从事幼教的男性教师非常少,恵杰一毕业就成了幼教行业里的“香饽饽”,很快就找到一份幼教工作,但真正走进教室给孩子上课并不受学生欢迎,因为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面对一位陌生的男教师都显得有些害怕。为了缓解尴尬,恵杰多次翻阅了有关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终于找到有效的途径——面对幼儿,教师首先要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表现在语言上尽量做到儿童化、故事化,同时说出来的每句话都要吸引孩子,让孩子感兴趣。靠着这种亲和力,孩子们慢慢地喜欢上了恵杰,愿意与恵杰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乐趣。

摸清孩子的喜好后,恵杰又想着给自己起个别名,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也让孩子们可以很快地记住自己。恵杰从动画片、卡通故事中受到启发,给自己起了个既生活化又容易记住的名字——“可乐哥哥”。第一节示范课结束,孩子们都对他喊着“可乐哥哥,再见!”

“可乐哥哥,再见!”,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孩子们的距离,大家都异常兴奋、快乐。

“我就是通过‘可乐哥哥’这个具有亲和力的名字让孩子记住我,从而喜欢上我。”惠杰自豪地说。

恵杰从事幼教工作,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是他觉得非常充实,非常快乐。尤其是小朋友们一起过来,抱住他说“可乐哥哥,我超喜欢你!”

“可乐哥哥,我特爱你!”那一瞬间,自己所有的劳累疲倦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为一名男幼儿教师,我会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女教师一样,通过我讲授的体智能课程,让孩子们在运动游戏中提升体力,激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身心,快乐成长。这既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希望。”恵杰欢快地谈着自己的工作和未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