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报》

我们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由《我和我的祖国》引发的联想

2019-10-18     浏览(195)     (0)




  短短六天,国庆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就过了二十亿元,它的成功,让人们再次感受了中国故事的魅力。
  从影片《前夜》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从影片《白昼流星》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从影片《北京你好》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和平发展共赢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在用真情讲述着普通中国人与祖国血浓于水的情感,这便是中国故事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在于将感人的故事落实在细小之处,突出展现了中华儿女为新中国成立付出的种种艰辛。开国典礼上的一个小小的阻断球竟要这般熬干工程师的心血,那么以此类推,两弹一星、扶贫、奥运、港澳回归又需要有多少国人为之拼搏与奉献才能最终实现呢?
  讲好中国故事,不单中国的电影行业及其从业者责无旁贷,各行各业甚至是每一个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好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马可用《大地》证明对生活的记录,历史的敬畏才叫中国故事,《再见平遥》让人体味了古代情谊的传承,“千古情”系列让人领略民族风情,这都是中国故事。孔雀舞惊艳世界,东方天人合一的观念传到大洋彼岸,青蒿素让中国的古老医药学焕发出绚烂的光彩……这一个个中国故事让国人更有信心,让中国更加出彩。
  新时代在要求人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求人们传承好前辈的故事。当然,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适时地加入时代的特色,这样才更易于人们的理解。例如重新拍摄的《智取威虎山》在原有情节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武打,使表演更富有张力,而且平民化的英雄形象让观众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普通人的伟大。与此同时,笔者也痛心地看到,类似“手撕日本鬼子”式的抗日神剧也在不断出现。这些披着爱国主义外衣的神剧在“侮辱观众智商”的同时,也在亵渎着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要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千百万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而不是仅仅靠几个身怀绝技的盖世英雄就能够轻松取得的。
  好的中国故事如今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打着主旋律旗号贩卖情怀的所谓“中国故事”。比如对非遗技艺的过度吹捧,让中国年轻的一代无法真正认清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中国故事”也让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读和误解。
  总之,只有在传承好优秀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讲述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民族复兴的伟业才能够顺利地传递和延续下去。(学生记者 张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