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大学 - 《成都大学报》

锚定导航 峥嵘征程

——成都大学历次党代会回顾

2019-12-26     浏览(143)     (0)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一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 1985年5月15日、16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蒲修贵作《加强党的建设,加速改革步伐,为办好成都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提出今后工作意见: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即将公布,整党工作已在全党广泛展开,并已结束第一期进入第二期。整党和改革,将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两项中心任务。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实现"高教加速发展"的要求,我校今后的建设总任务,应当是:"通过改革和整党,加速学校的发展,更多更快地培养又红又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急需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党政干部和中学师资。要把整党和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整党促进改革。通过整党,清除党内存在有消极因素,扫除改革的障碍和阻力,提高改革的自觉性,从而以良好的党风去推动和实现高教改革任务的完成。工作任务: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认真整好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基本好转。

大会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蒲修贵、魏柏良、史家健、孔庆源、冯天长、刘铭钦、尚作尤。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史家健、曾庆山、陈天雄、何思成。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二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89年1月20日、23日、24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蒲修贵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报告,提出:今后三年,我校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贯彻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培养四化建设实际需要的人才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实现党政分开。切实转变党组织的职能,起好保证监督作用。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实现党政分开,切实转变党组织的职能;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作好老干部工作。

大会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蒲修贵、刘铭钦、魏柏良、李继华、庾安勤、尚作尤、易泽凤。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曾庆山、刘秉华、杨启卫、李明英、罗开政。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三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92年5月26日、29日、30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魏柏良作《加强党的建设,为全面实现"八五"发展规划而奋斗》的报告。指出要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二)从建设必要的工作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四)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建设。(六)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七)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统战工作。(八)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大会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魏柏良、赵海谦、杨启卫、高永康、张日新、易泽凤、马学元。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赵海谦、尚作尤、李明英、罗开政、张国芳。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四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97年1月16日、17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杨启卫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发展、开拓前进、为把成大建设成为一流的地方性综合大学而奋斗》 的报告。确立未来主要任务:要加快改革步伐,完成迁建工作,为成大的"二次创业"奠定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校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特色理论的学习,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目标:成都市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成都大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要适当扩大成都大学办学规模,2000年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突出专科特色,创造条件,开办本科专业,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大会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杨启卫、张日新、游全忠、刘铭钦、易泽凤、贺继明、高永康、曾祥基、龚瑞宇。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高永康、周烈翔、马学元、麦实、杨万琨、尚作尤、罗开政。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五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2007年4月20日、21日、22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屠火明作《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励精图治 创新进取 为建设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确立学校的总体奋斗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成都大学办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理、经、法、医、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在2-3个学科领域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具体实施:"十一五"期间为基础建设阶段,即"平稳整合、改革管理、办好本科、完成转型、建设新区",基本完成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一定研究生培养能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在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上有较大提高,具有较强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城市型综合大学基本框架。基本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成都市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争创"新三最"的总体要求为依据,坚持"人才强校、学术立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加强教学质量、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规范管理、建好新校区、构建和谐校园为保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努力把成都大学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常委:屠火明、吴光、张其佐、雷兵、古天明、赵刚、梁昱庆、程显煜、彭晓琳。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雷兵、李莹、叶德荣、李俭、周建胜、聂慧育、谢萍。

中国共产党成都大学第六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2013年5月24日、25日

大会确定的未来工作目标和任务:

屠火明作《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为建设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确立学校的基本工作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根本使命,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奋力推进学校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奋斗目标:形成"四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学科基础扎实、科学研究水平与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良好科研发展环境,形成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协调互动的事业发展机制,基本建成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城市型综合大学。主要任务:按照"夯实基础、提质升位、彰显特色、建成新区"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科研工作质量为核心,以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保障,科学构建符合大学设置标准的办学支撑体系,科学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办学运行机制。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常委:屠火明、周激流、宋辉、易贤文、柯玲、赵钢、唐毅谦、彭晓琳、张开江、雷跃昌、汪令江。

大会选举新一届纪委委员:阳东、陈建、陈静、周一、周明圣、易贤文、徐红、聂慧育、黄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