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有这么一位医生,他身兼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在内的近20个医疗组织的职务,获评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省市荣誉,却为人低调谦和;他从医25年,坚持每天早上提早半个小时查房,为的是能方便接诊门诊预约的患者;为了手术时左手和右手一样灵活,磨练“手上功夫”,给患者以生的希望,他把左右手打结的技术练到极致……他就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医生林伟教授。
今年4月30日,林伟在莆田学院“开莆讲堂”讲座上,深情回首医途25载时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三心”,即医者之心、责任之心和仁爱之心,只有具备了这“三心”,才能当一名令患者满意的医护人员。林伟是这样说的,25年来,他也是这样做的。
“许多年来,我深知自己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是无价的,我要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治好病。”林伟从医的初心特别质朴简单。25年来,林伟始终将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对他来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他心系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每天穿梭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哪里有需要救治的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林伟对每一位病人,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从不肯放弃去救护的念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护士长傅丽桑对林伟的执着记忆犹新。
当林伟还只是普外科主治医生的时候,有一个年仅48岁的崔姓患者,因患食道癌生命垂危,多个专家认为这位食道癌病人的时间不多了,康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林伟不放弃,他认为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就要努力争取。于是,林伟时刻陪在病人身边,为了更好地医治病患,他干脆把重症监护室当家,和病患一起住进监护室长达两个星期,每天观察患者,会诊病情,汇报情况,协调各方力量一起挽救这位重症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林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和病人。他的电话永远是24小时开机,不分春夏秋冬,不分严寒酷暑,也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电话铃响,他就会迅速赶赴医院救治患者。
25年的从医经历中,让林伟最难忘的是那台腹腔动脉瘤出血手术。当时是凌晨四五点,正在家中休息的林伟突然接到急会诊通知:一名40多岁男性患者,腹腔大出血,生命垂危。林伟和团队人员迅速到位,快速制定介入手术方案及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手术中最难的是要在血海中找到伤口、缝合伤口,“那就像是一件薄如蝉翼的衣服破了,你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它缝好,还要缝得漂亮平整,这就得有足够的冷静与果断。”林伟说。在麻醉师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协力下,术中锁定出血动脉瘤,又历经近2个小时的抢救,栓塞止血成功,此时已是早晨。医护人员累得瘫软一旁的场景深深地感动着患者,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林伟就有一项高超的技能,那就是打结。“每一个去过林伟医生家中的人,都会对他家里的那把老藤椅印象深刻。老藤椅上的线就像头发一样,有密密麻麻的,系满数不清的结。”护士长傅丽桑对林伟家的那把老藤椅更是过目难忘。原来,为了让双手在手术时能同样灵活,平时只要有线,林伟随时随地都会练习打结。除了办公室,他还在自己家的那把老藤椅上系满了线,一有空就练习打结,每天坚持,从不轻易停止。久而久之,老藤椅上的线和结已经是数不清了。说话间,林伟已经取出几条线,手指翻飞,飞快地打出一个个结。
每名外科医生都是一位艺术家——那双灵巧的手游走在人体最关键的器官之上,这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灵活双手的背后,是“台下十年功”的付出。当年还是医科大学学生的林伟,看到导师双手无比灵活,能够快速打一个个漂亮的结,他就暗下决心开始练习基本功。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林伟已经可以左右手一样灵活地打结。
“练就妙手,为的是当一名合格医者,让患者得到公平合理的治疗。”多年来,林伟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外科学领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胃肠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擅长胃肠道肿瘤开放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等。2018年,第四届腹腔镜胃癌手术视频大赛,林伟首次提出了“欢乐间隙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降低手术难度,让手术更安全,医生更快乐,得到了在场评委及国内胃癌专家的一致认可。之后,他多次受邀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省内外授课交流。在今年11月底揭晓的第四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展演总决赛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评比上,林伟教授荣获“中华外科金手指奖”二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在林伟的带领下,附属医院胃肠外一科科室率先在莆田市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等手术,目前就胃肠肿瘤综合诊治技术水平处于莆田市领先地位,每年进行手术近千例,全年门诊就诊病人数达8000多人次,入院病人总数达到2000多人次。
作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规培基地主任,林伟还负责莆田学院外科学理论及技能操作的授课以及实习生、见习生的带教工作。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林伟已培养6名硕士研究生,均入职省内各大三甲医院。
林伟还善于归纳总结,将临床治疗转化为医学研究,已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卫生厅中青年重点项目1项、莆田市科技局立项3项,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莆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大医精诚,医者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25年来,林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他经常和科室的医护人员说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以病人为中心”,认为要经常换位思考,视病人为亲人。“相由心生,再累也要露出笑容。”工作中的林伟总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每天坚持7点半查房,在给患者进行诊疗时,细心的林伟会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他认为医生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为此,许多年来,林伟在苦练医术的同时,更是勤酿这味“暖心良药”,用心用情医治患者,让患者的身心都得到治疗。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许多年来,林伟在胃肠外一科科室还开展雷打不动的“早餐会”,让医护人员交流患者病情,以便更好地医治护理患者,竭尽全力除患者之病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深受同事们和病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针对医疗水平的局限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林伟提出“多学科合作留住生的希望”的理念,积极投身医疗救援第一线。“成功的手术不单单取决于主刀医生,更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协作。”林伟深有体会地说。
今年3月,77岁的张老因消化道出血入院,被确诊为胃癌并出血。住院期间,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状况。因患者高龄,体质差,又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患者及家属觉得救治无望,想要放弃并请求自动出院。当时附属医院院长林海滨详细了解了病情,诊察患者,鼓励并建议积极救治。患者及家属重新看到希望,最终同意继续接受治疗。
林伟带领胃肠外一科的医护人员,协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紧密合作、反复研讨,制定了周详稳妥的手术方案及预案。团队医护人员为患者成功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术后发现胃癌肿瘤最大直径约12厘米。经过胃肠外一科医护人员11天的精准治疗和细心护理,张老最终与死神擦肩而过,康复出院。“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院多学科诊疗协同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最终把患者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作为一名医生,有能力挽救一个生命,维护一个家庭的完整,是一件自豪和幸福的事。”林伟在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林伟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医生,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他就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 “做一个让患者满意的好医生”为信条,用最真诚的内心,最炙热的双手,为病人及患者家属解除身心上的痛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多学本领,帮病人多看病、看好病,当一名快乐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