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 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

宁夏煤业任家庄煤矿

国家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大会基层煤矿典型经验交流

协同创新治源头 狠抓落实管过程切实维护员工职业健康

2019-09-30     浏览(36)     (0)

宁夏煤业任家庄煤矿是横城矿区规划建设的第一对现代化矿井。按照公司建设职业病危害防治试点示范单位的工作部署,任家庄煤矿切实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统一认识,狠抓落实,积极探索研究应用职业病危害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经过不懈努力,全员自主防护意识持续增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矿井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建成了宁夏煤矿首个综合防尘示范矿井。

一、健全机制、有效监管,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有章可循。制定了《职业病危害防治试点示范矿井建设规划》,修订完善相关制度14项,成立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矿长负总责、总工程师负专责、职能部门抓监管、区队班组抓落实,全员参与、全员共建的管理机制。

严抓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管理培训和职业健康案例学习,全员宣传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先进单位学习借鉴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和经验,开展职业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在全矿干部员工中广泛宣传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安全高于一切,健康重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

逐级落实责任,规范现场管理。建立综采、综掘、炮掘、运输等各系统防尘设施装备标准,明确设施安设位置、数量、角度、控制方式及排水保障措施,确保系统、设施安装规范、运行可靠。

推进自主创新,提升防治效果。搭建“克尘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小组”“班组创新岗”四大平台,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实施防尘装备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矿井喷雾设施的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提升了防尘设施的信息化、小型化、高效化水平。

二、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不断提升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

(一)紧盯重点产尘源和线路,优化设施布置,推进技术革新,实现防尘设施自动联控,矿井综合防尘效率明显提升

强化综采工作面产尘的源头治理。实施了5项降尘措施:一是对工作面供水系统进行“换芯、疏流”;二是工作面每隔8 部支架安装1 组负压诱导除尘喷雾装置;三是采煤机摇臂装设4 组外喷雾装置;四是刮板运输机传动部位各设1 组常开式喷雾装置;五是对工作面风巷捕尘网进行改造,加装净化水幕与捕尘网有机配合,在捕尘网上形成水膜,吸附风流中的粉尘,除尘率提高了50%。

强化掘进工作面产尘的源头治理。实施了以下降尘措施:一是综掘机装备YBS90/150-85 型增压泵,供水压力可提高到9MPa以上;工作面迎头装备KCS-500D 型湿式除尘风机,安装在二运皮带机尾导轨上,随综掘机同步移动,采用“长压短抽”的方式控风降尘,除尘率达90%以上。二是炮掘工作面迎头装设三道净化水幕,间距为3~5米,用一套放炮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放炮时形成喷雾阻隔带,实现了自动喷雾降尘;落实湿式打眼、装填水炮泥、装煤岩洒水措施,除尘率达78%以上。

强化喷浆作业产尘的源头控制。改造应用活动式捕尘网,安装在喷浆点后10~20 米处,形成了喷浆产尘的阻隔屏障;研制了喷浆机上料点负压除尘器,使用4kW 风机作为动力源,经过整流罩形成负压流场,产尘气流定向流动,粉尘颗粒吸入W 型滤尘通道内多次碰撞、改向,经喷雾水冲洗过滤,从排污阀排出,除尘率达到76%以上。

强化运输线路粉尘过程控制。实施了3 项降尘措施:一是在运输线路安装了风水引射器除尘装置;二是在胶带运输巷道每隔300~500 米加装1 组胶带底喷雾,胶带运输机运行过程中,喷雾将带面润湿,减少了二次扬尘;三是对胶带运输机转载点和煤仓口产尘源进行封闭,喷雾装置在封闭范围内降尘,防止了煤尘扩散,有效降低运输线呼吸性粉尘浓度。

(二)紧盯重点接噪岗位,加大设备改造,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减少机械噪声危害

重点噪声源安装降噪墙。在主井胶带运输机、局部通风机等噪声大的作业地点,使用压孔塑钢板对噪声源进行隔离,通过不规则接触面的吸声、消能作用,降低噪声强度。

推进自动化减少接噪人数。在泵站、机房等主要接噪岗位,引进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利用集控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只安排定时巡检人员,减少了接噪人数和接噪时间。

三、优化配套、提供保障,持续巩固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

通过建立防尘用水“三级”过滤系统、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监控、严抓入井人员个体防护、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投入,任家庄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