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报》

正确把握初心、使命与担当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葛宁

2019-12-19     浏览(963)     (0)

文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强调勇于担当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关键。文章指出,新时代要以新思想为引领,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到实践就要勇于担当。正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三者深刻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深化这次主题教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忘初心是前提。所谓初心就是人们对做某件事情的最初愿景,这种对愿景的思考往往会深刻影响做事情的全过程。初心不改,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牢记使命是条件。初心坚定,使命方得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必须建立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实现中华民族谋复兴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明确了自身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坚定初心的体现,又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提出要求、发出号召、指明方向。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有使命意识,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
  勇于担当是关键。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到工作实处就是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担当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无疑是对这种责任意识的一种强化。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勇于担当还体现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理论认识源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崭新篇章。新时代要以新思想为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党在新时代“什么是初心与使命,如何践行初心与使命”作出了科学的理论回答,理清了初心、使命和担当的内在关系,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统一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