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老师(二排右四)与学生在一起
今年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十四年。研究生毕业时,我只做了针对辅导员岗位的一种简历。因此即使对于十四年前青涩的我来说,选择这份职业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志向使然。十四年的职业发展历程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明智的,这份工作在这三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丰厚的回报。十四年里我一共送走了5届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甚至世界各地,这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十四年来与青年学生的朝夕相处,使我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职业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谋生手段,而是使个性延展和丰富的沃土;十四年里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欢笑也有哭泣,但工作中积累的每一点经验与感悟都使我成长,也铸造了十四年后的淡定于从容。虽然日常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但十多年的积累也带给了我成长与收获。
近两年里,我所带的班级违纪率为零;所带的学生中多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多人在“创青春”“互联网+”等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2017年我指导的社会实践团队获得“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优秀团队,2016级国际商务四班获得2017年团中央“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荣获了2017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山东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山东财经大学社会实践“三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以及优秀指导教师标兵、“创青春”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这也是这份职业最初最吸引我之处。一直以来,我与学生们亦师亦友,每送走一届学生都让我收获满满的情谊,我相信,这些情谊有的一定会与我相伴终生。
另外,在日常学生管理中,除了具备必要的应急事件处理技能外,我认为辅导员更重要的是要跟与这些发生应急事件的学生之间建立情感链接,让他们从我们这里感受到人世的温度,从而更好地拥抱生活。今年4月份,我院2018级一名新生突发脑溢血,当天夜里从宿舍紧急被送往济南市千佛山医院。我与学院领导守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彻夜未眠,直至学生脱离生命危险。在她住院期间,我多次去医院探望,并组织他们班的同学成立爱心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轮流陪护;后来这位同学被诊断为先天脑血管畸形,需要去北京做手术,手术费用高达30万。而这位同学的家庭无力负担这笔医药费。我又带领同学们帮助他们进行网络募捐,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筹齐了所需医药费。6月份的时候,这位同学病愈回到了学校。她和她的家人都为此对学校和老师感激不尽。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辅导员工作里很常见,每当这种事情发生时,我们作为冲在第一线的老师,也会担心,也会害怕,这都很正常。但是只要我们真诚为学生着想,直面责任,与学生一起面对,我想,危机终究会转变为转机,我们与学生之间,也能建立起最温暖的情感链接,而这种链接恰恰是这份工作赠与我们最好的礼物。
十四年的岁月没有磨灭我的初心,反而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更加确认了自己的价值与热爱。前路依然是遍布荆棘的鲜花丛林,但我将满载着收获与成长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