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华夏建设集团 - 《华夏建工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均应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项目部应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编制施工方案,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检查,全面掌握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即不合格的工序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或最终产品(包括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不进入市场。
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施工准备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操作工艺标准:熟悉施工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图纸会审纪要及技术变更等相关资料。
(2)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和编号,编制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细化施工人员、机具的配置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绘制施工详图等。
(3)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应逐级进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实验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施工员向班组长进行交底,班组长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技术交底应采取书面形式,交底人和接受人应签字。
2.2施工现场
(1)工程测量放线
施工测量是施工的基础阶段,施工测量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的定位和标高是否正确,并且制约施工过程有关工序的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按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确定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点。
(2)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建筑构配件等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工程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有关材料,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有关人员检查认可。
(3)施工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按照技术先进、生产适用、经济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原则进行。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的资格是否合格,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等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因素是否相匹配,是否.符合施工生产的实际要求。检查施工设备、机具到场数量和机具完好状况。
2.3施工工序
工程施工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就容易出现失误。所以,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施工员、质检员要按照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2.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和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两个方面。
(1)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的确认。
(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是在单位(子单位)工程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对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的确认。
(3)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成果的全面检验,是终端进行的质量控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能交付使用。
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竣工验收的文件和规定,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验收规范,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说明书、设计变更、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有关的协作配合协议书等进行全面的检验。
(马增整理)
声明:部分文章 ( 文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企业内部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