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大学 - 《安徽大学报》

“平民校长”的七十年华

2019-10-31     浏览(763)     (0)

安徽大学原副校长韦穗教授致力于科研与教育事业,曾创办自动化系并为安大提升“211”重点建设高校。在工作中她积极负责、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在学生中深受好评。





  韦穗,安徽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图形图像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韦穗在安徽大学任职期间,安大的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而她也被亲切地称为“平民校长”。
  七十年岁月磨砺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韦穗在部队家庭长大,她的父亲对待子女十分严格,常常告诫子女:“不要算计自己的小九九,要注重于报答国家对你的培养。”这句话,指引着韦穗,在每一次人生转折中,选择与祖国发展并肩同行。
  1970年,在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读书的韦穗被分配至巢湖量具厂成为一名铣床工,后来又被调往合肥新华印刷厂做工人。8年后,邓小平实行“归口”政策———“让专业人才回到专业岗位上”,韦穗响应政策,顺利通过考试来到了安徽省无线电研究所,重新开始自己的科研生涯。
  1979年,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通话,开放了中国学者赴美留学的大门。1983年,韦穗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密执安大学及弗吉尼亚多理学院。在美国,韦穗被当时美国图像处理技术排名前十的一位教授选中。教授和韦穗签了一年的合同,并给出了每月2000美金的薪酬,而当时国家给出的薪酬是400美金。
  就在韦穗有些心动的时候,父母的一封信让她毅然决定回国:“你们正在壮年,恰当有为报效党的培养、为国家四化尽力的时候”。回国后,她为国内的科研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努力。
  七十年风云际会成为砥砺前进的科研先锋韦穗在采访中三次提及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中国的每一次历史转折都为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她与中国科学事业共同成长。
  1958,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施行以“一半俄语,一半英语”的教学模式,当年入学的韦穗在南师附中选择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后来中科院选拔学者前往美国学习,本来论资历,韦穗还“不够格”,可美国方面反应前期输送的几批学者只会俄语,在美国交流障碍很大,访学效果并不好,这时韦穗的英语水平恰恰为她搭建了出国访学的桥梁,她得以在计算机和视觉技术领域迅速成长。
  去往美国后,韦穗得益于她的C语言基础,在其他申请学者中脱颖而出,被美国知名学者选中在其下学习。
  回到国内,恰逢国家863计划的大力开展,由于在国外积累丰富的经验,韦穗很发展到新的高度。她在1991-1998年任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主题第3、4届专家组成员,她还荣获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先进工作者称号及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负责的大容量快速图像分析系统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十年风云激荡造就认真踏实的平民校长有人说搞科研的学者办不好大学,韦穗却办到了。1996年,安徽大学筹备建立自动化系,却苦于人才和资源的匮乏,她的到来对于安大来说,可谓是如鱼得水。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开玩笑叫我陪他一双鞋子,因为我最初不愿意来,我自己对业务很感兴趣,做的也很好,当校长我可没经验。”
  韦穗带着科研的办法来到了安徽大学。“我没有当过校长,那我就先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根据我自己学科的眼界,建立起安大缺少的东西。”也正是她直率、认真的管理方式和科研追求,为安大引进了更多的学术资源,建设更好的学术平台。
  “我刚来时,整个电院只有一台没有操作系统的裸机,我就赶紧找人要了50套电子教学板投入使用。”韦穗退休后,有一回电院的卢业珍老师在路上瞧见她,走过来连连感谢:“我对您最大的感激就是帮我们院建了这个实验室,对学生非常有用!”
  韦穗为安大做的事还有很多。有一年,国际上有一个微电子设计软件的帮助项目,但学校要投入100万资金来配设备,韦穗听闻,直言“微电子应该搞,这个钱值得投”,100万项目经费的打印纸油墨还没干,她就把字签好发了出去。
  韦穗对安大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让安大跻身“211”重点建设高校之列。“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与更好的学校看齐,向他们学习。”在她任职期间,安大建立了100多个硕士点,成立了徽学研究中心、电能质量工程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研究中心等等。安大在学科建设上,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
  在申请教育部直属实验室时,韦穗开拓性地提出计算智能的研究方向。答辩会上她诚恳地说:“安徽大学起步比较晚,但进步比较快,有机会的话也让我们试一试”,诚恳的态度和前沿的理念,让安大在科大、浙大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拿下这一宝贵的发展机会。
  “平民校长”韦穗还为学生和老师做了许多“小事”
  有一年王贵竹老师想要办电话线却不被批准,他找到了校长韦穗,却没想到她二话不说就签字同意了,“他们不给办,说电话线都给用掉了,但增加一个号码对老师来说能增加很多便利。”
  还有一回韦穗在校园里看见一个学生把垃圾随意地丢在草坪上,就要求他把垃圾清理干净,并一直注视着他清理完成才离开,不久这件事被那位学生写在网络上,他想知道是谁给了他及时的教导,有人在帖子下回复:“你说的一定是韦校长”。(作者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