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满腔情意尽在“壶”中

作者:邹欣洋 康伟    
2019-12-11     浏览(157)     (0)




  “这是谁的水壶?”近日,在笔者所在的课堂上,任课老师卢珊在课前的一句询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看向讲台,笔者发现,与以往不同,讲台一侧多出了一个小巧的橘黄色热水壶。从同学们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笔者了解到原来这是文学院为了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发扬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积极响应“老师辛苦了,请您喝杯水!”活动,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把水壶,并由每班的生活委员负责在课前为老师打水。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尊师重道’的具体落实,更是让老师们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让同学们体会到学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视。”谈起此次活动的意义,文学院2019级辅导员张建这样告诉记者。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文学院一直注重“尊师重道”的学风建设和“教学相长”式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虽然为老师打一壶热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热水承载着的关切却让老师们在深秋的寒冷中心头一暖。
  “谢谢同学们,你们让为师感到很温暖。”这是教授现代汉语的李海英老师最想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匆匆忙忙结束一个班的课程赶去另一个教室,来不及接水,又渴又累,这已经是老师们的常态。一壶热水不仅缓解了老师们的疲劳,更温暖了老师们的心。与她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教授英语的卢珊老师。“当我知道同学们为我打水之后我很惊喜!”她说道,“一杯水并不起眼,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老师的需求,解决打水不便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同学们在细微处对老师的关心。”活动开展以来,小巧可爱的橘黄色热水壶也成了课堂的“常客”。文学类1902班的生活委员王琦动情地对记者说:“坚持的是每天打水的工作职责,守住的是对老师们感恩的心。一想到老师每次都要口干舌燥地为我们上一个半小时的课,我觉得我们为老师做的还远远比不上老师对我们的付出。”暖暖热水,切切情意,老师们对同学的辛苦付出,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一壶热水里有说不完的感谢。
  小小的热水壶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文学类1906班的生活委员王睿哲开心地说道:“我觉得这是一个拉近大家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与老师多沟通的机会,我感觉和老师之间的亲密度明显增加了!”传道授业的课堂上多了人情味儿,让师生的心与心更加接近。
  课间,老师站在讲台前低着头认真地翻看教案,一位同学上前为老师倒上一杯暖暖的热水,老师微笑着道谢。这样温馨的场面并不少见而且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