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报》

船舶与海工产业知识产权发展国际论坛举行

作者:夏纪福    
2019-11-25     浏览(199)     (0)

会议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举办国际论坛并举行颁奖仪式。联盟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开展多层次培训,推动产业专利交易服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服务行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讯  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探索知识产权运用创新模式,1118日上午,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发展国际论坛暨2019年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年会在校召开。

中船联理事长、校党委书记葛世伦,副校长俞孟蕻等与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巴西、乌克兰等国专家学者,以及中船联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服务机构等单位140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当天下午,校长周南平为第二届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专利金奖和优秀奖获得者颁奖,江苏科技大学等7家单位获得金奖,副校长王加友代表学校领奖。

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校党委书记葛世伦在致辞中说,学校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专利信息有效利用为目标,立足强基提质、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成员单位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专利信息服务。近3年,江苏科技大学申请发明专利1343项、授权发明专利817项,申请PCT专利23,专利转让与实施许可300项,在专利技术转让和服务社会领域排名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对船舶企业的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葛世伦书记表示,联盟将深化船海产业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突破国外跨国企业的专利壁垒,聚才引智搭建高层次平台,深度对接行业领先专利技术资源,为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研究与合作部主任陈文波在讲话中说,中船联的成立和有效运行,对于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联盟成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盟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专利奖评选工作,全方位协助行业专利金奖项目推荐申报中国专利奖,共同携手推进产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来自巴西阿拉肯·利马教授、亚历山大·瓦森塞罗教授,奥地利瓦尔特·舍瑞尔教授,美国保罗·贝克教授,日本东丽株式会社董事长桑原厚司,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亚历山大·布林佐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向东教授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他们从多角度阐述国际知识产权形势、政策,分享各国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的生动案例,深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运用,共同探讨船舶与海工产业知识产权发展大计。

据悉,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自2015 年成立以来,围绕行业专利奖评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行业专利预警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联盟围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为成员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与预警分析、专利微导航等服务,推动产业专利技术的集成和突破、储备和流转;联盟通过创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为政府、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的能力;联盟积极开展符合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主体实际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别的知识产权专业化培训,持续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实务人才;在行业专利储备运营方面,已经完成专利许可转让、专利产业化服务等专利交易服务近 500 项,为联盟成员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服务。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