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专余华的作品常以荒诞著称,带着令人窒息的压抑和绝望,直击人的内心灵魂。但《第七天》不同于他之前悲剧色彩浓厚的一点是,他在绝望中透着希望。好比厚重的乌云下隐藏的是温和而不刺眼的阳光。
《第七天》讲述的是一个人离开人世后的七天里的所遇所见。余华把这七天压缩成一个人生,在这本书里直接能看到的是关于底层生活的各种问题。那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体现了余华对现实的焦虑和绝望,但这也是余华理想济世的体现。他以小人物的视角来表达他对社会的期望。同时,余华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底层人士的幸福。李清虽不堪生活重压离开了杨飞,但她把爱情留给了杨飞。后来她为她的行为忏悔,一直活在悔恨之中。鼠妹和伍超都是为彼此考虑的人,对一个掏心掏肺的好是怎样的?这一点在鼠妹和伍超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余华最终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让他们的爱情重逢。郑家夫妇无辜,不过他们有个坚强懂事的女儿,那是他们此生最骄傲的存在。饭店老板谭家鑫生前善良体贴,没有什么能夺走他快乐的希望。而本书最感动之处在于杨飞的养父杨金彪的刻画,从收养杨飞的种种艰辛历程到最后为了不拖累儿子而独自品尝生活的味道。这仿佛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写照。亲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是能从绝望的沼泽里开出花的美好。在这七天里面的所有人都是普通的,但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就不会放弃生活的希望。他们会为了亲人、爱人、朋友而勇敢的活下去。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这是《第七天》里面的一句话,普通人的幸福真的很简单。这个世界也许充斥着不美好不如意,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按照自己设想的活下去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最后,余华也为众多小人物构建了一个乌托邦。那里没有贫贱富贵,悲伤疼痛。那里有水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所有人都很平等,所有人都很幸福。
(作者系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