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9-11-08     浏览(216)     (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 作出如下决定。

一、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 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 不断探索实践, 不断改革创新,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 军事、 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民族团结、 人民幸福、 社会安宁、 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植根中国大地、 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 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 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主要是: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科学理论, 保持政治稳定, 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人民民主, 密切联系群众,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 价值理念、 道德观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人民福祉, 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善于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 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德才兼备、 选贤任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 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 “一国两制”,保持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 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顺应时代潮流,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 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