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强运营 快周转 稳发展

———北京中建地产公司全面提升运营质量侧记

作者:■文/刘一轲 郭鑫(地产)    
2019-11-11    

  近年来,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不断微调,市场区域差异逐渐凸显。变局之中,唯有革新理念,方有“破局”之道。

  按照局整治提升总体部署,北京中建地产公司针对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覆盖“体检”,找准问题“症结”,创新方法持续整改。2019年以来,北京中建地产公司坚定“强运营、快周转、稳发展”的发展思路,创新融资途径、引入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对标先进房地产企业,拾遗补阙、标本兼修,全面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比谁的方案好”

  在房地产行业,投资开发离不开强健的资金保障。如何以最快速度获取更高额度的贷款,成为摆在财务资金部面前的一道“坎儿”。传统的单一银行大额借贷模式,放款周期长、上浮利率高、贷款总额小,对于急需资金的项目而言,常常捉襟见肘。

  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别出机杼!公司副总经理唐雷明与财务资金部团队深入研究,决定采取多家银行联合贷款方案———银团贷。但对于这种从未尝试过的“新玩法”,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听取了多家方案, 大家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两组银团:兴业银行+ 北京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借鉴工程开发的“招拍挂”模式,让两组银团的代表“同框”,模拟竞标场景,各自汇报本组的方案。公司以格优先、效率优先为原则,最终选定“ 兴业+ 北京银行”的银团贷组合,完成了总额度18亿元的银团开发贷首笔放款。“银团贷”可将基准贷款利率综合上浮控制在5%,远低于单家银行放款利率,预计节约财务成本2200万元。

  在当前房地产融资环境持续紧缩的情况下,盘活资金链、激活现金流,就能为投资开发“固本培元”。这手“创新棋”,地产公司下对了!

  “问问管理啥门道”

  最近,公司设计部和营销部的同事们发现,部门签订合同流程中的“发起人”变更了!原先由成本部统一发起的合同流程,现在变成由合同主责部门各自认领。“我们部门保障技术条件,成本部保障经济条件。过去因跨部门协调导致合同流程中有‘时间差’,现在分工更明确了,效率大大提升!”设计部经理李蕾宁说。

  这只是公司运转效率提升的一个缩影。而这些“系统优化”,都源自公司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调整:管理咨询公司的进场。

  对于正处在战略成长期的地产公司来说,如何匹配高水平的运营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公司引入爱德擘峰咨询公司,对制约公司运营能力提升的瓶颈问诊把脉,面面俱到地剖析与解惑,咨询“管理之道”。

  咨询公司入驻三个月来,从战略梳理、组织架构及权责、流程制度、项目高周转运营手册、绩效和激励等方面,系统诊断了公司管理体系和顶层设计方案,并形成了四篇管控优化报告。

  这招“点睛之笔”,让大家渐渐感受到:会议效果提升了,工作失误减少了;部门协作增多了,堆积事务减轻了;沟通机制拓宽了,“条条框框”变窄了。效率提升,马到功成了!

  “看看我们差在哪”

  “知不足,然后能自强”,发现差距补足短板,是经营能力迅速提升的“助燃剂”。

  通过对标五局中建信和地产,八局中建东孚公司等中建系统标杆地产公司的范式,“快周转”的思路逐步明确。公司两年前成立了运营管理部,部门经理徐利一接手,便开始摸索“做快”的门道。广纳先进理念后,他发现,项目开发运营的前置工作常常被忽略。而“任务前置”正是项目后期开发运营标准“提速”的关键。其目的只有一个: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升运营效率。

  面对土地开发中规划许可证获取慢的老问题,公司将项目定位、概念方案前置工作起点提前至拿地前45天。这样,土地竞拍成功的第一时间,方案已经基本成型,总包及地勘合作单位也同时确定。而在从“拿地”到“开盘”的这段时间,与合作单位的招采筹划、商务谈判已经陆续开展,场地临建工程、深化定位设计等工作也提前铺开。这样,既保证了开发施工进度,也为规划许可证的获取做好了准备。

  在“强运营、快周转”的战略指导下,公司经营效率显著提升。8 月,公司以底价获取天津东丽区C3 项目地块,成功“落子津门”,随后仅仅用时1个月就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并在90天时间内获取工程规划许可证,土方随即开工。这比原定规划提前了整整5个月!目前,这片新楼盘正在津门大地蓬勃“生长”。

  以运营之“轴”转动发展之“轮”,北京中建地产公司将继续整治提升,夯实运营“内功”,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驱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