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对标好教师标准方能当好“筑梦人”
作者:刘越
11月2日,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落下帷幕。据统计,此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590万,创历史新高,教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职业梦想。但取得教师资格证仅仅是获取教师资格的第一道门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需全面对标一名好教师应具备的标准,并为之不懈努力,方能向着成为教师的梦想渐行渐近。
扎实学识是当好教师的基本要求。欲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好教师的“标配”。要立志成为人民教师,学生首先要夯实本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精通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条件性知识”。此外,大学生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力争始终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大学生慕课、网易云课堂、知到等课程平台,都为广大学子提升自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讲台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要想自信从容地立足三尺讲台,除了有成竹在胸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课堂经验。对于师范生来说,教育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贯彻和体现,也是进一步提高讲课能力、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对于非师范生来说,要想成为人民教师,也要多争取站上讲台的机会。师范类高校针对师范类学生基本都设有专门的教育实习环节,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校还经常举办校级、院级的授课、说课大赛,并邀请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等专业资深教师作点评,指正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训练提高的建议。此外,积极参加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利用寒暑假或周末进行支教等,也都不失为提高教育技能的好方法。有的同学还会选择去往偏远地区支教,这不仅可以锻炼教学能力,更是大学生深入基层,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契机。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大学生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有仁爱之心,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品行操守。习总书记曾强调:“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心真意爱护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大学阶段,学生要深入了解国家教育类的方针政策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对照此标准严格要求自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在立德修身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均是教育工作者可常置手边的经典之作,可作为日常思想学习之补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立志成为人民教师的学生们要及时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积累知识,务实求真、立德修身、守住教师初心,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方能为今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打下良好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