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滨州市政府举行“改善医疗服务、增进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新闻发布会,邀请滨州市卫生健康委、滨医附院、滨州市人民医院、滨州市中心医院、滨州市中医院和滨州市妇幼保健院主要负责人就今年以来开展的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作全面介绍。党委书记赵景刚代表医院全面介绍了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工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滨州日报、滨州电视台、滨州人民广播电台、齐鲁晚报、大众网、齐鲁网等10多家驻滨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赵景刚在介绍中说,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始终坚持把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放在首位,始终将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作为核心任务,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的同时,努力给予患者和家属提供舒适、便捷、高效的就医服务和社会生活服务。一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单体面积14.6万平方米的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建成启用,群众的就医流程得到全面优化。全数字一体化手术室、PET-CT、3.0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端医疗设施设备先后投入使用。医院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积极推进无痛诊疗、介入治疗、微创治疗、3D打印辅助治疗等核心医疗技术的应用,培育和发展面向未来的医疗技术,40多项诊疗技术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医院以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2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为基础,以重症病人综合治疗、肿瘤病人综合治疗、心脑血管病人综合治疗为重点,发挥肿瘤防治中心、骨关节交流合作中心、房颤联合治疗中心、保健康复示范基地的作用,使区域内患者实现就近就医,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救治。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整合推进临床路径、ERAS、日间手术工作,深入推行MDT诊疗模式,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与滨城区所属卫生医疗机构成立滨州市首家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推广适宜医疗技术,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带动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努力为滨城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性、整合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二是持续满足患者就诊需求。全面优化完善门诊服务各环节流程,科学规划门诊、检查、检验布局,合理布置诊区设施,打造特色诊疗中心;加强多学科综合门诊和专病门诊建设和管理,开设了26个专病门诊和肺结节等12个MDT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为疑难病例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一体化服务;建立知名专家门诊管理制度,持续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和完善医院预约诊疗信息平台,改造升级分时段预约挂号和预约检查,实现住院、门诊、检查全预约,门诊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就诊预约率达到82.6%;推广应用了门诊电子病历、实名制就诊等,实现患者就诊全流程信息化服务,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逐步降低;全面升级智慧医疗系统,互联网门诊正式上线开诊;开通就诊卡预存、银联等多种支付方式,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结算更为便捷;积极开展中药饮片代煎配送服务,实现单剂量药品自动分包配送全覆盖;采用智能自动配药系统,提高取药效率;采用智能化采血窗口和一体化智能检测线,检测结果更加及时准确;增设检查检验夜班、中午班,合理分流患者,多措并举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三是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扎实开展主题为“擦亮窗口,改善服务”“温馨医疗服务”“舒心就医工程”等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不断强化“患者至上”和“以人为本”理念,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实施党员干部服务岗,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轮流到门诊一线值勤,受理就医群众投诉和举报等事项;在窗口单位、医护一线全面推行党员亮身份制度并设先锋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客户回访中心、投诉办、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渠道和办法,多方倾听了解患者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反应集中的问题;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理各种业务;开展患者自助、微信预约病历复印工作、复印病历快递工作,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整合住院结算与医保报销流程,实现患者窗口排队一次办好结算手续;引进多功能自助机、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共享轮椅等便民设施,提升服务效率;利用高精3D室内地图,提供院区导航;推出爱心便民车服务,在院区内免费接送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拆除老宿舍楼、篮球场原址上新建停车区3处,新增车位300余个,充分发挥立体车库作用,积极化解停车难题。医院连续3年获得国家“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今后,我院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认真落实医院正在开展的“舒心就医工程”73条措施,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明确任务、逐项突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打造有温度的滨医附院医疗服务品牌,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就记者提问关于今年我院正在开展的舒心就医工程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赵景刚就群众关心重点问题进行了介绍。一是针对看病排队时间长问题,他介绍说,医院一方面加强预约诊疗,通过电话、网络、微信、手机APP、现场等多渠道精准预约,另一方面,在检查科室增加服务项目,比如在检验科增加采血窗口、自助报告打印机和排队叫号系统,增设检验标本分流岗;在放射科增加为住院患者送报告业务,增排夜班、中午班,实现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合理分流;在病理科开展快速石蜡制片技术,病理报告时间由原来的3天以上缩短到1天以内;在超声医学科优化预约检查平台,进行分时段预约,弹性排班。二是针对改善就医流程顺畅问题,赵景刚指出,医院重点优化门诊布局、流程,按照疾病进行门诊科室布局,重点在门诊一部打造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在门诊二部打造妇产儿科诊疗中心、甲状腺乳腺医学中心和五官诊疗中心。加强特色专科门诊和多学科综合门诊建设,目前医院开设专病门诊26个,肺结节联合诊疗中心等12个多学科综合门诊。我们还开设药学门诊,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及服药顺序,并为患者提供代煎中药服务。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减少群众少跑腿情况,在综合楼一楼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就医群众提供导医导诊、预约挂号、诊断证明盖章、病历复印、入院审核、出入院流程咨询等便民服务;率先开展患者自助、微信预约病历复印工作、复印病历快递工作;整合医保、出院结算工作,实现患者窗口排队一次办好结算手续;实施银医一卡通自助服务系统。在便民措施上我们还引进共享轮椅、共享按摩椅、共享充电宝等共享设备等。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停车难问题,赵景刚说,一方面医院增加停车位总量,今年医院改扩建停车场3处,增加车位250余个,目前院区向就医群众开放的停车位近1100个;另一方面统筹规将停车位资源向就医群众倾斜,职工车辆不得进入医疗区停车场;再一个为确保急诊患者及时就医,医院设置了急诊专用通道,并在所有出入口对符合急需就诊就医情形的患者一律放行。医院还积极协调在院区周边增设公交路线和站点,极大方便了就医群众出行。(宣传部 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