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9名经历过毕业季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者表示,为庆祝毕业大约花费三千元以上,30.9%的受访者觉得毕业季花费给自己造成较重负担。
数据表明,有些毕业季花费是不理性的高消费,不值得提倡。毕业花费还应该量力而行,别让告别成为一种负担,将同窗之谊铭记在心就行。
钱都去哪儿了?
毕业季,是迈向社会之前的校园告别仪式,也是为了纪念人生中最纯真美好的青春岁月。有一些超出日常的花费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为什么还会有三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花费给自已带来了负担呢?毕业消费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据记者了解,毕业花费主要在就业、聚餐拍毕业照、送毕业礼物、研学等方面
去外地找工作面试的交通费、住宿费和置装费是毕业生无法回濉的刚性支出。15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潘辉在南京实习,每月的实习工资有五千元,但是房租、水电、车费、服装等花费也很大。“几乎实习期到手的工资月月光。”他透露,在求职上的花费还不算多,因为黄山和南京距离近,车费便宜,他的同学有去北京面试找工作的,来回车费就要一千多。
15经济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田质璇说,“为了找工作.我买了一套正装和两双高跟鞋,大概花了一千五百元。”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毕业生去求职都会购买职场正装,除此之外,田质璇还花费一千多元买了高档化妆品。她表示,在当下这个社会,形象对于找工作很重要.她希望在形象上改变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可靠。
除了刚性花费,毕业聚餐、拍照也是一项巨大开支。15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李九思已经记不清聚餐多少次了,“班级大聚餐、宿舍聚餐、好朋友小范围聚督等等。“毕业季这一两个月大家就已经开始了“聚餐模式”,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聚餐一次,而每-一个聚餐都让人无法拒绝。毕业后各奔东西,以后再见-面也不容易,想在毕业时多聚聚。虽然每次聚餐都是AA制,但是加起来,整个毕业季在聚餐,上的花费高达一千五百 多元。
“拍毕业照需要租衣服,衣服没有婚纱的质量,价格却比婚纱还要高。”15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吕彩虹抱怨道。她觉得好朋友之间为了纪念大学四年的友情,一起拍毕业照合影留念和吃饭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希望不要弄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进行适度消费,过度消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古人言,礼轻情意重,但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礼物价格低.别人会觉得你不是真的拿她当朋友,特别是在毕业季。"1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陈悦说道。女生之间过生日的时候就喜欢互相送一-些小礼物增进情感,现在要毕业了,相互之间也要送礼物留作纪念。你送的礼物价格,就代表你们之间的感情深浅,礼轻情意重无形之中就变成了礼轻情意轻,礼重情义重。别人送你一百元的礼物,你送回去的礼物价值只多不少。陈悦坦言,毕业季仅仅送同学礼物她就花费了一千多。
“毕业季饭局聚会比较多,花销比平时大,有女朋友的花销更多了。15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高腾说,“与女朋友恋爱三年,我考上研究生,她要出去工作,我们以后就分居两地,再见一面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希望能在毕业的这段时间对她再好一点。”于是高腾送女朋友一部新手机,一些首饰服饰,出去聚餐约会等等大概花了一万多。
15 汉语言教育专业的朱子琪今年一月份成功考取了汉语言志愿者教师,将在六月初前往泰国.她的毕业花费主要体现在购买出国物品方面,教学用品、小礼物,中国的特色美食旗袍等,大概花费一千元左右;机票、保险、生活费等花了一万多元。
除了以上大项支出,毕业生在购买毕业相册、毕业纪念品等方面的费用也很可观。虽然这些费用单项可能只要百十元,但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不少。毕业季也是换电脑和换手机的时机,毕业开销猛增。
钱从哪儿来?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同学之间适当花点钱吃顿便饭,赠送-些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还不独立.毕业所花费的钱很大部分来自父母。一- 旦毕业仪式”奢侈化”。就会增加自身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除了家庭支持毕业生花费还来自于实习工资、花呗、跳蚤市场。李九思表示,她毕业花费的钱大部分都是生活费,她也知道父母挣钱不易,但是毕竟是大学四年最后一-次聚会了,同学们都沉浸在毕业的氛围中,大家都希望拥有一一个值得回忆的毕业典礼。“生活要有仪式感,”为了有一个难忘的告别,消费比平时高一些也情有可原。但是.她的父母对她的消费提出了疑问,“拍一张毕业照怎么要花这么多钱?”虽然跟父母解释了,他们也理解,“可是心里 总是觉得对不起父母,感觉自己乱花钱了。”
大四在外面实习的15酒店管理专业的郭思齐实习期工资不高,除去房租水电生活用品等花费,只余下几千元,“我本来想用这存下来的钱给妈妈买一件首饰,可惜经过毕业季消费,实习工资所剩无几。”郭思齐喜欢交朋友人际关系不错。他的实习工资大部分用来买送同学的礼物,虽然礼物不算昂贵,最贵的两百多,最便宜的十几块钱。可总數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毕业写真接连不断的聚餐和毕业纪念礼物似乎已成为毕业的标配,这一切让15自动化专业的李宁感觉经济,上有点不堪重负,但周围的同学都这样做,他也不能免俗。“自己如果不这样.似乎会显得有点另类,"只能硬着头皮跟风消费。可是钱不够怎么办呢?“我的花呗下个月要还两千!五,花呗的口号是:年轻,就是花呗,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只知道我现在是一个‘负翁’。”
“毕业了,寝室很多东西显得很鸡肋,如果带回家,花费的运费几乎可以够买新的,丢掉又觉得很可惜,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张顺虎说道。于是,毕业生在大学生购物中心前自发组织了跳蚤市场,他们摆摊进行货物二手买卖。“通过跳蚤市场,我将能出售的大部分东西都低价卖出,虽然价格低,但是聊胜于无。”他坦言,毕业季的开销大,能将略显无用的东西物尽其用,既能变废为宝,也能暂缓毕业花费的燃眉之急。
该如何告别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524%的受访者反对毕业季的“烧钱”,认为学生没有经济实力,应该节俭。
15旅游管理专业的吴梦瑶认为.毕业消费只要是合理的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考研的同学,为学习辛苦了一年,临近毕业付适当娱乐一下是应该的。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毕业季的过度狂欢或者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明明没有钱却要送价值不菲的礼物,拍摄精致的毕业写真,进行奢侈的毕业旅行等都是不合理的消费,是错误的毕业纪念形式。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消费方式的兴起,青年学生的消费形式和纪念毕业的方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但是.毕业消费也越来越高,毕业季逐渐变成“烧钱季”。15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贺麒感叹道:“似乎只有用金钱才能凸显毕业的意义,传递彼此的情谊。
爱情、友情、师生情,纪念的方式有很多种,是不是一定要用花钱的方式才会记忆深刻?未.必。许多人回想起校园生活的最后时光,印象最深的也许只是室友中午帮你带的饭菜。是毕业纪念册上打动心扉的-句话,是毕业典礼上师长们语重心长的临别寄语,而不是那些花钱营造出来的故作伤感的告别氛围,不是在饭桌卡拉OK店的过度狂欢,更不是那些无人问津的礼物。
毕业纪念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投入不多,却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比如班级可以组织开展茶话会,花钱不多而且气氛很好,既富有仪式感,又不失节俭。我们要积极倡导简约、有意义的毕业纪念方式.要量人为出,做好支出规划,不要让“毕业季”成为“烧钱季”,别让告别成了一种负担,将同窗之谊铭记在心即可。
校报记者 杨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