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军营探亲记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唐亚丽
以前,每逢假期,我必去一个地方,从不重样;而现在,每逢假期,我也必去一个地方,从未变样。——题记临近国庆假期,虽然每天嘴上总是不停地说,十月一我要去北京看阅兵,要去北京好好玩一番,但等真的到十月一了,还是一如既往地飞去了他的驻地。
每次见面,总是免不了一番周折。早晨六点起床,我一路公交车转大巴再乘飞机到机场,他从单位坐公交赶火车再转地铁到机场去接我,等跟他回到单位后,基本上也就天黑了。虽然一路风尘仆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因为国庆假期里他要值好几天班,绝大部分时间也只能在单位呆着了。好在他们单位的战友们都特别善解人意,看我大老远来了,当天就替着值了个班,好让他多一点时间陪陪我。恰巧赶上运动会,想跟着过去凑热闹,从来没骑过电动车的我便现学现上路,在宽敞而少有车辆的大道上无所顾忌地随风前行。因为还没到正式放假期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影响,我本来想躲在松树后面偷瞄几眼就回去。但没想到主席台上旅里的领导们眼神特好,专门派了小战士过来,邀请来队家属到主席台旁边的机关观众区就坐。那一瞬间,是很暖心也很感动的。于是我便很开心又很不好意思地坐到了满是迷彩的人群里,在最好的位置上观看运动场上各项激动人心的赛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暖心的瞬间。比如我们出门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位班长有事开车外出,问我们去哪里,需不需要捎一程,虽然婉言谢绝了班长的好意,但是打心底里觉得特温暖。再比如他们单位放假前的聚餐,也特意邀请了家属,一群当了十几年兵的营职干部们,非让我一个小丫头片子坐上座,像家人一样坐在一起聊天拉家常,还说好几年都没有家属一起聚餐了,真是难得。后来才知道,原来,离得近的家属不常来,离得太远的家属来不了,我算是去得最多的那个了。
虽说身在部队的他们都很温情,但部队的纪律,是真的严啊!原本以为电视剧里那些都是形式过场,没想到一进门,就有警卫班的战士过来查看证件、核对信息,每次进出大院,也要去值班室做登记。路上见到两个以上的战士,必是列队前行;凡往来相遇时,也必敬礼致意。即便放假期间,除了休假回家的,其他人一切如常,宿舍的干净整洁自不必多说,时不时还会专门查点人数,或者冷不丁一个防空警报,不管人在哪里、在干什么,都得立马跑去指定地点紧急集合。无论放不放假,战备意识绝不能松,必须时刻警惕。
除了严明的纪律,让人佩服的,还有他们过硬的军事素质。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敢相信,那些风一样的男儿,跑个四百米都用不了一分钟。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竟然还能以一圈一分钟的速度跑完三千米。平常人用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跑完的五公里,他们不到二十分钟就搞定。在运动会上,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个跑得最快的,而是那个以自己的节奏,旁若无人、坚持不懈地跑完了的。看得出来,他跑得并不轻松,但从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观众席的战友们也特别热情地为他加油打气。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尽可能多地去跑步,虽然不能达到他们的速度,但可以学习他们不懈坚持的可贵精神。
当然了,营区里还有很多绝美的风景和故事,只是不便落于纸上。只需知道,那是一个去之前很向往、去之后更留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