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连云港港》

海 嫂

作者:□轮驳 卞光伟    
2019-10-22     浏览(405)     (0)

这篇文章介绍了轮驳公司的海嫂们,她们勇敢奉献,顶起家的一片天,默默付出支持海员工作。摘要为:轮驳公司海嫂们勇敢奉献,顶起家的一片天,支持海员工作。




  在宽阔无际的大海上,总有勇敢的航海人在搏击风浪。海员,便是这勇敢者中的一员,他们经年累月的漂泊在茫茫的海上,用青春的岁月、艰辛的劳动,谱写着一首首动人的航海之歌。在这些海员们的身后,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用柔弱的肩膀,顶起家的一片天,她们如同宁静的海湾,静静地等待海员们远航归来,这就是船员的家属“海嫂”们。
  随着外部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大,海上拖带、船舶外租已经是轮驳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头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长航,船员们用高超的技艺和艰辛的付出,为公司创下了优异的品牌,为公司营收立下汗马功劳,这些功劳的背后,都离不开海嫂们的默默奉献。
  “放心吧,家里有我呢”
  提起陈新华,这个资深的海嫂,在轮驳公司可谓人人知晓,她是公司大名鼎鼎的明星船长殷勇的爱人。殷勇, “东方二十九号”轮船长,是公司长航拖带业务的主力军,多年来,平均每年在外工作时间达到270多天,聚少离多的日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陈新华都包办了,关爱老人、照顾孩子、家里房子装修等等。2014年,陈新华因病住院,需要手术,但那时殷勇正在茫茫大海长航作业中,得知消息后,千言万语、浓浓的思念和深深的歉意只化为一句:对不起!而她,没有因此责怪殷勇一句。2016年,她们的孩子被车碰伤,住院治疗,而此时的殷勇依然还是航行在海上,对孩子的牵挂,使得他一度有了回家看望的想法,但是,陈新华深知,如果殷勇要请假回家,等到公司派的船长到位,工作短期内肯定停止,不仅会使业务延期,更会给公司带来不利的影响,于是,她用了常说的一句话: “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使得殷勇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在陈新华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很快治愈出院,使殷勇一颗始终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为爱相随”
  王馨悦,是个容貌清秀、性格温柔的女子,在港口物流控股公司工作,她是公司年轻的船长卜琛潇的爱人。2006年,大学毕业的卜琛潇,怀着对航海的热爱,选择了来港工作。那时,正在热恋中的王馨悦,放弃了可以毕业回家乡的机会,为爱相随,和卜琛潇一起来到了连云港。工作、结婚、生子。刚开始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挺艰难的,两个外地的孩子,远离家乡、父母,买菜、洗衣、做饭、带孩子,一切都得靠自己。后来,卜琛潇从三副到二副到大副,直至到了独当一面的船长。随着职务的提升,工作自然也就更加繁忙,家里一切琐事,都落到了王馨悦身上,为了不影响卜琛潇的工作,她把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包揽了。在2018年控股集团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精英赛中,卜琛潇力克群雄,以优异的成绩夺得“船舶甲板设备操作”项目的冠军,这“军功章”的一半是属于王馨悦的。特别是今年“第五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中,作为港口控股集团代表队队长的卜琛潇,带领队员们在南通航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训练。这期间,为保证卜琛潇能全身心投入训练,王馨悦每天和他通话时,从没有一句抱怨和叫苦的话,使得卜琛潇没有一丝的后顾之忧,带领队员们勇得大比武企业组三等奖的好成绩,为集团挣得了荣誉。
  “不断变换的角色”
  唐大喜,是公司老员工了,父亲早年因公殉职,使得他15岁就参加了工作,作为家里的老大,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和弟弟妹妹成家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陈玉萍从嫁到唐家的那一天,就肩负起了这个重任。几十年过去了,她在家庭中的角色一直在儿媳妇、媳妇、母亲和如母的长嫂中变换着,每一个角色,她都力争做到最好。退休前,她在集团接待中心工作,班制的不同,她和唐大喜也是聚少离多,工作的劳累,家里大小琐事的烦扰,她从没有一句怨言,每次电话联系的时候,她总是叮嘱唐大喜:你不要操心家里的事,安安全全上下班就行了!因为她理解丈夫的责任,理解丈夫的辛劳,这样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唐大喜更加放心地投入工作,从一个普通的水手,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浮吊二号”轮的船长。
  “我一个人可以”
  “我一个人可以”,这看是普通、平常的话语,却是轮驳公司海嫂们的口头禅。家里老人生病了,她们说“我一个人可以”;孩子上学考试了,她们说“我一个人可以”;家里装修房子了,她们说“我一个人可以”……这朴实的话语,体现了海嫂们比海还宽阔的胸怀,显示了海嫂们能顶起一片天的豪气。
  沧海桑田,岁月如梭,轮驳已经走过了86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轮驳人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使得轮驳的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一代海嫂们的付出。让我们记住曾经获得“全国优秀海员家属”称号的石有花、杨淑贞,记住公司所有的海嫂们,向她们道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