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小“国球”大景观

——山东大学老年乒乓球比赛侧记

作者:王雨    
2019-10-16     浏览(84)     (0)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体育精神促进全民健身,近日,山东大学首届老年乒乓球比赛于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该比赛在离退休工作处大力支持下,由山东大学老年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委员会(简称老年乒协)组织举办,参赛运动员为山东大学老年乒协会员及全校各单位适龄的教职医务员工。
  此次参赛成员中,有多位曾经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教授,其中,有的至今还在一线肩负着重要工作。比赛规定,队员分为五个组别,分别为男子、女子A、B组以及荣誉组;男子、女子组年龄分别在55岁、50岁以上,荣誉组的运动员均在75岁及以上。工作人员早早来到现场,搭起了8个乒乓球台,并且用蓝色挡板分割出各个独立的比赛区域。多数参赛人员也在比赛开始前到场热身,赛场上身着各色运动服的老师们显得格外精神矍铄。
  物理学院退休教授李桂昌在老伴儿的陪同下来参加比赛。他身着条纹运动衫,左胸前佩戴着中国共产党党徽。他说自己曾多次向学校申请乒乓球台,推动学校乒乓球运动开展。他现在是物理学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他们支部曾在2016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离退休先进党支部。李桂昌热情地说:“节日来临之际,打‘国球’,庆国庆。锻炼身体,健康长寿。要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健康长寿的共产党员。”面对这样一位老人,很难想到他患脑出血病愈才一年。
  循环赛中李桂昌遇到了“对手”———数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守礼教授。江守礼今年75岁,虽然已经退休,但仍不断有各种工作需要他。当年,他考入山大就进了校运动队成为主力,获得过团体冠军,差点成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退休后的体育锻炼主要是散散步,他说:“我们应当为祖国健康奋斗五十年。”
  周庚寅教授,基础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是第一位获得由全美华人病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病理学家奖的中国大陆病理医师。他很喜欢乒乓球运动,认为这项运动不仅能够活动身体,还有助于思维。他说:“非常感谢离退休处及老年乒协组织这次活动,在喜迎国庆70周年之际,大伙儿聚在一起活动活动,能够互相认识增进交流,非常好。”当记者问到对于退休职工文体生活的建议或期待时,周庚寅说,老年人退休之后最起码要有一个爱好、一项活动,丰富的老年生活有利于健康。同时希望学校能够多提供一些条件、设施和方便,多关注老年人的文体生活。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明星是一位运动健将,每年代表校部机关参加运动会并获奖。他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和一部分合作单位的领导们在打乒乓球过程中,逐步开始拓展项目”。从这种独特的“外交方式”可见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和群众基础。
  微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林兆军教授以在职教师身份参加本届比赛。林兆军是学校乒乓球比赛的常客,球技高超,在全校在职教师乒乓球比赛中获奖。他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从小就打乒乓球,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都打篮球、踢足球,乒乓球相应来说更好组织,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同时参与。乒乓球在我们国家也有基础和传统。”
  经过激烈角逐,本届乒乓球比赛荣誉组冠亚军分别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永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范坤泰获得,男子A组冠亚军分别为校医院职工曲泽贤、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顾銮斋,女子A组冠亚军分别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王爱琴、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郑雯,男子B组冠亚军分别为林兆军、王明星。女子B组只有三人参赛,冠军为基础医学院高级实验师郭冬梅。竞赛委员会主任胡建国介绍说:“这是首届老年教职医务员工乒乓球赛,组织比赛圆满顺利。赛事成功的关键是,依靠新组建的学校老年乒协团队的力量,他们认真负责,团结互助,全力以赴做好乒赛筹备组织工作。”
  比赛结束了,老师们意犹未尽,纷纷向成绩优异者庆贺。很多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既让大家锻炼了身体,又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促进感情的平台,愿大家通过乒乓球等体育锻炼,都能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