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6年1月出生的曾继煌来自漳州。2014年考入莆田学院,并于当年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兵。他入伍不到一年,就被选上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成为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名受阅队员,并被方队评为“训练标兵”。今年10月1日,作为退役军人的他再次抉择,放弃考研,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成为预备役方队的一员,位于方队七排面第9名,实现人生“二次受阅”的梦想。
图为曾继煌参加三下乡支教活动。
工艺美术学院提供
从天安门广场到万里海疆,飘扬的五星红旗每时每刻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每每看到庄严而神圣的阅兵仪式,总能激起我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会勾起一部分人当兵的梦想。
16级工艺美术学院学生曾继煌,实现了人生“二次受阅”的梦想。曾继煌说道:“站军姿的训练虽然十分艰苦,但让懵懂的我感受到了部队铁一般的纪律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也正是这一年严明的纪律、艰苦的训练以及部队的高标准严要求,成就了我这两次大阅兵的经历。”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活动当天,曾继煌作为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名受阅队员,列阵长安街顺利通过北京天安门,接受检阅。
今年3月8日上午,战友打电话告诉曾继煌有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阅兵的机会,问他是否要去。在考研与青春军旅梦之间,他决定响应祖国的召唤,重新踏上征程。当天下午,他便向辅导员请假,买了去集结点厦门的动车票。因曾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他很快就从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阅兵的层层选拔,再一次带着军人的使命,去参加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成为预备役方队中的一员,又一次接受检阅。
96米、128步,这是天安门东西两个华表之间的距离,也是徒步方队将在天安门前以正步走过的距离。为了这96米、128步,7个月的时间、200多个日日夜夜,在训练场上走过了近万公里。曾继煌谈到,方队训练的要点在于摆臂、踢腿、齐步走和正步走,阅兵的标准极高、极为严格,踢正步时,前脚掌需离地30厘米,摆臂高度一致,行进起来一分钟走112步,每步75厘米,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站军姿时更是要做到两个小时不动弹,40秒不眨眼。
“身体疼痛都是小事,即使脚底起泡,大泡里面有小泡,训练期间磨烂了4双鞋,但我从未后悔。”曾继煌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踏上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我脑海里始终想着的是我的祖国,我的母校和我的老部队。”
曾继煌表示,大学不仅教给了他文化知识,还教会了他做个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热血青年。从莆田学院应征入伍,到了部队后,他脚踏实地,夺红旗,争第一,学会了坚强。退伍后,回到母校莆田学院继续求学,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为了70周年国庆大阅兵,我放弃了个人的考研梦,去实现另一个更伟大的梦想。今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我骄傲!我自豪!”曾继煌说到。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曾继煌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时刻铭记着自己当兵的初心,时刻履行着军人的使命。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是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他就是曾继煌。
从部队到学校,从方阵队到学校学生干部,曾继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行胜于言”四个字,用实际行动做好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心怀梦想,一路前行。
在校期间,曾继煌始终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校特级奖学金等。他还担任过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秉承着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天职,全心全意为同学活动。课余时间,曾继煌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志愿者活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因工作业绩突出,获得了优秀共青团干部、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的荣誉表彰。在学习过程中,曾继煌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他学的专业是环境设计,日常作业特别多,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他还有很多部门工作以及学院任务要完成,但正是因为在军队锻炼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得曾继煌就算熬夜到半夜三四点,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我想这就是部队给予我的财富——吃苦耐劳、责任担当。”曾继煌提到部队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两年的时间里,曾继煌深刻的感受到军队里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氛围,懂得了强国强军建设应该成为中国青年义不容辞的时代重任。他觉得有义务也有能力成为勇担时代重任的一份子。2017年暑假,曾继煌到西天尾镇陈国柱故居下垞村中支教,在支教过程中,曾继煌利用在部队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军训课程,带他们站军姿、喊口号、学敬礼,让他们从军训中体验到一点军人的本色,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支教活动很有意义,但同时支教的环境也很艰苦,不仅要忍受着暑假期间天气的酷热,还有乡下蚊虫的叮咬,一天下来会很累,但很充实快乐,我希望孩子们能永远记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期待我们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我会始终在他们的身边。虽然我的举动并不起眼,但是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想用我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守护、什么是忠诚,什么是热爱。我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属于莆院人的贡献。”曾继煌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祖国。
除了参加志愿者活动,曾继煌也积极参与莆田市的建设活动,他曾组织 “传承传统工艺,弘扬工匠新风”为主题的莆田大漆非遗文创暑期“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也前往莆田市图书馆新馆、伯牙子漆工作室,拜访优秀的工匠人。依托专业优势将莆田大漆与莆田市图书馆新馆结合,制作系列文创产品,积极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贡献力量。
两年的参军和两次阅兵经历不仅使曾继煌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还让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对于爱国、对于忠诚、对于纪律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0月8日,莆田学院举行了曾继煌受阅载誉返校专题报告会。通过“重回阅兵现场”,我们看到了莆院学子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与担当的精神风貌,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向曾继煌颁发莆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后说道:“曾继煌同学两次接受习主席和人民的检阅,实属不易,学校引以为傲。希望曾继煌再接再厉,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在学校勤奋学习、乐于奉献、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再创辉煌,不负青春、不负其名——‘继煌’。同时,全校师生要学习身边的优秀典型,扎实有力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本报记者 袁婷婷 赵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