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荷祁雁(一公司)
“艳波,可以啊,都上央视了!”
前不久,一公司成都融创文旅城通风空调项目副经理的故事在央视《遍地英雄》节目播出,农村小伙上演工地蜕变记。
牛艳波,17岁就离开家来到工地。他曾凭着一股牛脾气坚持一天2800块砖的工作强度不减量,双手的血泡慢慢也变成了老茧。机缘巧合,他还开始干起了电工。
“艳波,怎么这么早就起来学习啊!”凌晨5点,牛艳波一个人出现在了工地上的项目书屋里,正巧被早起的师傅看见。
“师傅,我对建筑机电领域太陌生了,得抓紧补起来。”工作之余,就跑到项目书屋自学,或请教老师傅。半年下来,通风空调施工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2015年,牛艳波被调配到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中国西部博览城项目担任总工,这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这排风口怎么有的朝上,有的朝下错乱不一,朝向大多都不匹配呢?”当时西博城展馆内使用的3760 个电动球型风阀,每个重达30 公斤,牛艳波带队负责1120个风口的安装,20名工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安装,哪成想调试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问题!
“这可麻烦了!马上就要验收了,重新安装也来不及呀”。现场工人着急道。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牛艳波找出了留做备用的两个喷口,开始琢磨和试验。他发现,喷口的朝向都是通过电动执行器和一根传动杆在推动控制,可不可以在传动杆上下功夫呢?牛艳波把传动杆的方向进行了调整,接上电源再次测试,结果通过传动杆的反方向受力,装反的两个喷口在朝着一个方向转动着。
“太神奇,球阀经过传动杆的调整,居然转动到对应位置了!这下只需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调整100多个。验收前完成绝对没问题!”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传动杆调整为项目节约了近50余万元的成本。并且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一年后,项目还顺利获得了鲁班奖。
从河南农村到城市一线,如今,在中国建筑的工地,他已成长为成都融创文旅城通风空调项目副经理,也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