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思聪 赵晨
白雪皑皑,眼前纯白的世界一望无垠, 轻轻用脚踩下, 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声响, 扑面而来的寒气和墙面立体的森林图片, 仿佛瞬间 “穿越” 到寒冷的雪山森林中。
谁能想到,下雪的地方是刚刚走过炎夏的云南昆明。 近日, 西南公司承建的昆明融创文旅城娱雪乐园项目 (简称雪世界乐园) 造雪成功,项目全面进入最后调试阶段。等到今年 11 月, 就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一年 365 天, 春城人都可以体验冰雪奇妙旅程。
西南最大滑雪场有点“钢”
昆明融创文旅城占地约3500 亩,是一个集特色旅游小镇、 主题湿地公园、 星级酒店群、品质住区等为一体的文旅项目,其中,雪世界乐园总建筑面积约3 万平方米, 相当于 4.2 个标准足球场,是目前西部地区最大城市单体室内滑雪场,也是全球先进的第四代室内滑雪场。
远看雪世界,整座建筑酷似一个巨大冰砖,外立面以云南玉龙雪山为设计原型,通过立面格栅变化,模拟雪山层叠起伏的山体, 以体现乐园的功能主题。 室内以糖果概念为包装主题风格, 营造欢乐、 童趣的娱雪和滑雪氛围。
雪世界项目如何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娱乐需要?钢构件的运用成为关键点。项目采用大跨钢构来保证室内空间,其中,冷区东西桁架跨度 114 米, 南北跨度 168米, 主桁架最大跨度 82 米, 属于云贵地区最大跨度。同时, 团队放弃普通钢材,而选用高性能钢材进行大跨度 “倒三角” 设计,将桁架高度设计缩小,最终为室内创造更多空间。
“钢构件的拼装也很关键, 采用空中拼装,对拼接准确性和混凝土承重柱定位精度要求极高。 ”项目总工邓成波用乐高打了个比方,要保证 “无缝对接” , 采用500吨和 550 吨两台履带吊同步配合完成钢构件的空中吊装和组拼,再结合 BIM 模拟技术, 最大单次吊装重量达到 142 吨,如此庞大的施工机具在云贵地区尚属首次。
“阳春”、白雪两不误
“人工室内造雪要满足两个条件,通过制冷系统让室内温度保持在零下 2 度左右,同时利用制雪系统降雪。”项目经理庞拓说,雪世界乐园不仅可以实现全年恒温、无风, 保证雪质不会发生变化, 还可以实现 ‘暖区、 雪区’ 共处一室。
按照规划,暖区最高温保持在 26℃,雪区温度则需长期维持在 -8℃至 -5℃之间,冷暖共处一室, “对建设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大挑战。”
西南地区温度一般比较高,来了这么多雪,该如何实现雪和高温的共存呢? 说起这项技术, 庞拓有些自豪。为了让冷暖两个区域同时存在, 项目动了不少脑筋,10 多次外出取经, 终于大功告成。项目在雪区地面敷设了抗冻混凝土和高密度的制冷盘管,此举不仅有效阻挡雪区内的寒流和低温进入暖区,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地面雪层的长期低温 “生存” 环境。
现在修成的 “雪世界” 乐园,墙体使用密度 240 毫米、厚度300毫米的保温岩棉板,从而对墙体进行密封包裹,这样的保温厚度甚至是常规住宅楼保温厚度的五六倍。
1660根管桩撑稳雪世界
施工中, 也困难重重。 “项目位于昆明西山草海滇池回填区域,地质属于流动状的褐黑色软土地, 这样的基础桩基, 在施工过程中,好比在豆腐般的淤泥中插桩, 管桩不仅无法立稳, 而且还会跑。”项目总工邓成波说。
“既要保证管桩能插下去, 又要保证钢柱稳如泰山,不发生倾斜。 ” 邓成波带领团队, 经过勘察、设计等综合考虑,最后选用的管桩长度达到 30 米、直径达到 500毫米,一共 1660 根, 每根桩身强度是普通房建桩的 8 倍,这样才让管桩深深 “站稳” 在基坑里。
此外, 项目的结构也很特别。“与普通建筑不同,项目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形式为镂空结构, 只有梁柱没有楼板, 这样的结构主体需要时间长,但室内造雪必须得如期完成。” 最终, 项目团队经过反复验证, 采用 “逆作法” ———先建屋顶, 再让室内造雪和其他构筑物施工同步进行, 这个问题得以很好解决。
今年 11 月, 雪世界乐园就要正式对外开放了。为了保证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接下来, 昆明融创文旅城娱雪乐园项目的建设者们将继续秉承“一流设计、一流建设” ,加紧调试雪世界各系统, 促使项目顺利投入使用,让强大的文旅 IP 提升城市聚客能力, 助推昆明从 “只过境、 不过夜” 的枢纽型城市向深度旅游的停驻型城市转变, 兑现旅游新格局。而作为文旅 “专业户” 的我局及西南公司,也将发挥央企优势,打造更多爆款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