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报》
为这个“教书匠”的初心点赞!
编者按:“工匠精神”是默默坚守,是孜孜以求,是在平凡岗位上,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通往不平凡的成功之路。在新时代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诠释“工匠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就是社会灵魂的匠人, 而工作的不断精进, 就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教师的匠心精神。 ”来自北京市团校的牛奔老师如此表达自己的“匠心”。
2019-09-30
浏览(99)
(0)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新时代下不断精进工作,勇担社会责任,以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方式促进时代发展,同时也注重培养个体生产效率和技术革新,以及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形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儿时的初心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一张图片,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一件长款呢子大衣显得他格外干练精神,这件大衣也成为中国首次登上国际舞台的见证。我常想着有一天我能像周总理一样,穿着帅气的呢子大衣,在世界舞台上挥斥方遒。后来随着我慢慢的长大,我发现,气温越来越热,我的挥斥方遒可能和呢子大衣没有关系了。再后来,我意识到我错了。跟挥斥方遒没有关系的并不是呢子大衣,而是我。
工匠精神:打造更好的自己出于为国家奉献的初心,2013年,
我来到了北京市团校工作。培训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些人中,有几位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位是一名教师。他发现由于不同教师授课风格与体系的不同,导致很多时候备课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好。为此,他以活字印刷术为灵感,创造了知识链接驳体系,实现了不同教师间的无差异备课。
第二位是一名社区医生。他发现大多数群众到社区诊所咨询的健康问题都几乎相同。为提升工作效率,他自制《社区卫生安全指南》电台节目并上传至有声平台,咨询者在家即可搜索播放。
第三位是一名环卫工人。秋天的
时候,落叶随风飞舞,清理难度极大。为解决劳动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他创造了依据天气预报的工作调度体系,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些故事并不罕见,我们随手打开一个网页,可能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的主人都是勤劳、诚实、可敬的。而我之所以跟大家分享上面这些故事,除了这些故事我用自己的双眼看到以外,更是因为,我认为,他们更能代表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风貌。何为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同时讲求公平和效率的时代,新时代是一个要求中国制造更要求中国创造的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我们不再以人口红利和简单的劳动力堆砌为进步动力,而是以个体生产效率和技术革新为引领的时代。刚刚的故事中,有教师、医生、环卫工人,他们作为新时代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平凡地工作着、生活着。但不平凡的是,他们想着的并不是如何创造出更多的相同的替代品,而是如何将自身打磨得更坚固、更耐用。在我看来,这就是大国的工匠精神,这就是新时代在一线工作者身上最好的体现。而故事到了这里,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那我呢?
新时代“教书匠”的“匠心”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书匠”,我又能做什么呢?勇担社会责任,勇当时代先锋是每个人都要有的社会责任感。而如何将这股锐气和闯劲儿化成时代和社会的生产力
才是重中之重。经过了这几年工作上的磨砺,我意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各行各业当中不断涌现出新生事物,用更加高效和高质量的生产方式方法改变着我们的国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仅要被这个时代淘汰,甚至可能成为时代发展的阻碍。所以,在工作中,我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为了祖国工作了 1 天,重复了 364 天,还是为祖国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地工作了 365 天。而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样的思想的督促下,改变发生了。我看到我们团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时代化;我看到我们团校教育培训形式体系的丰富化;我看到我们团校教育培训手段体系的现代化;我看到我们团校把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媒介应用体系的多元化;我看到我们团校把钉钉等办公软件应用在教学管理体系的深入化。
我想,这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精神风貌。想为祖国奉献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很简单。但想要使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付出的精力真真正正地促进这个时代的发展,并不简单。所以,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为人民付出和奉献的觉悟,更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而我,看到了这一切在新时代下切实地发生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社会灵魂的匠人,而工作的不断精进,就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教师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