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报》

我校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

2019-09-28     浏览(84)     (0)

涉农高校收到习总书记回信后,我校举办座谈会,刘宁书记要求坚定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强与农村产业对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师生表示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导,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

  本报讯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的回信,引起我校师生强烈反响。9月11日下午,学校举行了学习回信精神的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刘宁,宣传部、人事处(教工部)、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生化学院党政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浩然主持。
  孙浩然在会议开始带领全体师生学习了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
  生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辉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相关涉农专业的学科优势,着力在提升科研水平上下功夫,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为“三农”发展拿出更多用得上、接地气的成果;着力在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学农爱农思想,引领学生到生产一线去了解农村、了解农业和服务农业;着力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培养更多可堪大任、学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生物教研室主任葛飞表示,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关系密切,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给农业带来巨大收益。他以教研室与贫困县合作科研项目为例,介绍了科研团队利用专业特长,践行社会服务的使命,为当地农村的农业发展、产品开发以及特色资源的高效利用献计献策。
  食品专业老师徐继成从学校给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平台支撑,教研室开展的一系列涉农企业项目和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办学基础,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加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辅导员章文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谈到要从强化学生投身农业农村的责任意识,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等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积极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辅导员马晨从学院奖学金设置和就业平台的视角,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学生投入“三下乡实践”,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在农用化学药品知识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等做贡献。
  微生物专业17级研究生孙俊峰同学说到,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强农兴农是己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了涉农专业学子的专业信心,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生工 161 班的张媛媛同学表示,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宁在座谈中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对我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意义。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要站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站在推进乡村振兴、站在强农兴农的高度,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他强调要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办好涉农专业,要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积极响应《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 》,努力将“新农科”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三农”事业和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刘宁要求生化学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培养高素质涉农人才,要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学农爱农涉农的理想信念,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把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进一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农业专门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服务。
  (章文宜 葛伟阳)